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研究證實:常說謊騙人,大腦會麻痺,久而久之...就更欲罷不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研究證實:常說謊騙人,大腦會麻痺,久而久之...就更欲罷不能!

研究證實:常說謊騙人,大腦會麻痺,久而久之...就更欲罷不能!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徐知誼

如果你曾說過謊,你就很有機會再說一遍。最新研究指出,我們在不誠實的時候,大腦被刺激活化的特定部位,會隨著次數的累積而反應越來越小──這將導致我們對說謊逐漸無感,讓欺騙旁人這件事變得更稀鬆平常。

歷史上充斥知名騙徒的奇聞軼事,關於他們怎麼花言巧語,犯下重罪,或是締造傳奇。但回到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撒些大小不一的謊,不論是出自善意,或只是為自己找個藉口。當然,每個人說謊的頻率不一。直到近期,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一篇報告,才首次有人從生物學角度去探究這類情況。

大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是調節情感的部位。我們欺騙某人時,杏仁核會被觸動,產生羞愧或罪惡的感覺。而我們已經知道,當人類不斷重複看到像是可愛小狗的畫面或是令人難過的照片時,杏仁核的活動會越來越小,情感逐漸減弱。於是該研究團隊想要了解,人類在持續說謊時,是否也有一樣的情況。

該團隊進行了實驗,內容如下:讓一群成年受試者,分別和不認識的夥伴合作。受試者必須看著一幅玻璃罐的圖片,並告訴他們的夥伴有多少錢幣在罐子裡,讓夥伴去回答,每一次結束後雙方都能獲得報酬。但有時候,即便受試者說謊,也能幫助自己或夥伴拿到更多的錢。

廣告

研究團隊刻意設定出這樣一種情境:提供受試者有自願說謊的機會,並暗暗鼓勵他們這麼做。在這過程中,會有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掃描受試者的腦部,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血液流動的細微變化,以分析大腦各區域的功能運作。

當受試者發現說謊對自己有利可圖後,就會更傾向欺騙夥伴。不過,隨著實驗進行,受試者並不一定每次說謊都有好處,但他們還是持續把謊越扯越大。結果透過fMRI,可以發現隨著謊越說越多,杏仁核的活動也越來越小。這多少意味著,人們不斷說謊往往不只是出於理性的精密算計,而是因為他們對說謊逐漸麻木。

觀察到受試者每次說謊時杏仁核活動減弱的程度,也能預測他們下一次欺騙會嚴重多少。但這份研究還有一些限制。因為團隊設計了一個特定環境做實驗,研究人員能夠確實掌握各項變數;但移到其他類型的環境或是現實生活中,不誠實所牽涉的範圍變很廣,一切關聯性將變得隱晦不明。此外,fMRI所偵測出腦部神經元活動,往往是難以解釋的。研究人員Tali Sharot承認,目前這項研究,雖然可以確認杏仁核活動的減弱與說謊有關,但至於是否代表他們在負面情感上產生反應變化,還要進一步所觀察的特定腦部區域,才能推測。

這項研究的成果似乎證明了一種「滑坡效應」,謊說得越多,就會越肆無忌憚,像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些腐敗政客或金融家。但研究團隊強調,實驗中的受試者不會因欺騙而受到懲罰,於是自行得出了在那種環境裡說謊沒問題的結論,並加以「貫徹」;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欺騙卻得面臨遭受譴責的風險,因此在將此研究的結論推展到現實世界時,要更加謹慎。

廣告

該團隊預計在更接近現實的環境中進行重複的研究。如果這一系列研究成果經得起考驗,那麼代表往後謊言不該再被容忍,以免人們到了緊要關頭時撒起瞞天大謊。

資料來源:

Why Big Liars Often Start Out as Small Ones

Your brain gets used to lying as you do it more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轉載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說謊 大腦 杏仁核 受試者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展開箭頭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