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乾淨分手的3個階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生活 | 養生保健

乾淨分手的3個階段

撰文者:海苔熊(Hanason)
PanSci 泛科學網 2012.07.30

分手之後究竟要間隔多久才適合聯絡?
一週打一次電話會太多嗎?如果是兩通呢?
我還可以繼續寫信給她嗎?我該繼續買東西送他嗎?
朋友不是也會做這些事情?我這樣做應該不過分吧?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無法提供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牽涉到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了,可能和你是男生是女生、你們的互動方式、分手的狀態、是誰提分手等等有關[註1]。可是如果你還在問自己這些問題,至少表示你對他的感情還太濃太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調淡一些。

鄧惠文醫師在「非常關係」一書曾提到分手的3階段:三個月內安撫且不要責怪彼此,六個月內逐漸減少接觸,六個月後如果對方比較能放寬心,可以偶爾聯繫,如果一年內對方還無法釋懷,最好是拉長冷淡的時間[註2]。

過去的關係研究者總是認為,一段關係發展的最後階段就是「終止」這段關係[註3],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這個終止可能只是「中止」,也就是說,可能會讓兩個人的關係以另一種姿態重新開始[註4]。可是,Busboom 並沒有交代「如何」讓兩個人的關係,只是「中止」,而不是終止。

值得慶幸的是在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出現了一線曙光。[註5]

調查131位有分手經驗的大學生後發現:在一起的時候越開心滿意的人,越可能在分手後還是朋友,而那些曾經的歡樂與滿足,可能會促使他們更願意去經營、去努力、去維繫分手後的友情,進一步讓分手後的關係更為美好。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只是感覺消逝了,但是當年相愛時的回憶仍然能量滿滿,也不是因為一些可怕的因素分手,那麼當時的甜蜜在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成為友誼的養料。而且,你們也可以透過分手後的努力,重建朋友關係。

Bullock等人的重點並不是擺在「努力」,而是在於你們。就像我常常喜歡說的:不論是什麼關係,不可能「一個人」付出100%的努力就可以挽回任何東西或讓愛延續。因為人際關係本來就是雙向的[註6]。

如果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你一個人癡心絕對地想退回當朋友,
如果從分手到今天都是妳自己在調整步伐希望能走回從前,
如果離開那段感情後只有你在想著該怎樣才可以重建關係,
如果她從來都不願意、不考慮、不想要繼續任何形式的關係,你又何苦緊緊相逼?
如果退出是她獨自療傷的方式,你又何必讓雙方重新站在容易受傷的位置?
維繫關係的策略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一個人一頭熱地做,效果往往比一半還少。

或許,真正的事實是:只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感情應放置的新地方、新對象,所以你會用對方無法接受的頻率,持續跟對方聯繫。沒有伴侶的一方,總是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在這段分手後的「友誼」上面[註7]。

好事總多磨,過去彼此背負的故事輕重、交往時的快樂多寡、分手時採取的方式、分手後朋友家人的支持、甚至對方現在的情感狀態,都是這段關係能否維繫的一環。或許我們該在乎的並不是「能不能」繼續當朋友,而是這個「朋友」,是否和我們所想像的相同?兩人相處品質好嗎?跟對方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不自在嗎?

沒有任何關係能退回任何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認識自己、調整關係,一段時間過後,對方或許會發現他原先喜歡你的那部分並沒有改變,他不喜歡的部分也可能依舊存在,但是因為兩人都在這段時光裡面有所成長和體會,於是逐漸能以朋友的姿態接受這些好與壞。

成為朋友,最大的改變是我們對彼此的要求減少了,用偶爾的提醒取代時時的關心,以三五成群代替雙雙對對,能聆聽對方的心事但不再聊到天亮、會參考對方的想法但不再奉為圭臬,這些角色的調整都需要時間,去習慣、去接受、去細細品嘗,在單身之後如何彼此陪伴。如果這些不是你所期待的,那很可能你要的不只是朋友。

對於分手後的關係,我們都很清楚需要時間。可是關鍵並不是時間本身,而是在這段時間裡面,我們究竟產生了什麼改變。如果無法調整彼此的期待,延續關係只是一種持續的傷害。

【延伸閱讀】5成民眾曾「跟好友一起睡」
【延伸閱讀】63%情侶分手後還是朋友

註1:Villella & Ryan, 2010
註2:鄧惠文, 2011, p139-140。這個分段方式不是瞎掰來的,是因為大多數的分手急性情緒症狀都在三到六個月(劉惠琴, 1995),如果在這段時間內繼續勾勾迪(台),可能會讓彼此產生疑惑:究竟他是想跟我分開,或是仍然在乎我?。
註3:e.g., Duck, 1986; Knapp, 1983
註4:Busboom, et al., 2002
註5:Bullock, Hackathorn, Clark, & Mattingly (2011)
註6:Oriña, Collins, Simpson, Salvatore, & Kim, 2011
註7:Villella & Ryan, 2010
註8:大部分研究資料於美國蒐集,尚需留意類推性與文化差異。
註9:所有數據均僅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PanSci泛科學網作者海苔熊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分手的藝術 分手多久聯絡 分手後多久聯絡 分手 聯絡 分手後聯絡 男人分手後的三個階段 分手後 聯絡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展開箭頭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