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為什麼啃老族,大多是兒子而不是女兒?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為什麼啃老族,大多是兒子而不是女兒?

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為什麼啃老族,大多是兒子而不是女兒?
撰文者:下重曉子
閱多.閱好 2016.09.07

不婚男女增加的原因

每年年初一去拜拜時,我總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許多人趁這一年的新開始,想讓自己心境歸零重新開始。每個人雙手合十,在心中默默許下的願望是什麼呢?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在內心所許的心願,應該是祈求闔家平安和家人健康。

我看了繪馬[1]就知道,如果有迫在眉睫的考試等就會寫希望金榜題名。但一般來說,希望家庭幸福圓滿、身體健康的人應該占大多數。

廣告

藉由焚燒祭品來許願的護摩[2]儀式,大致上也是雷同的。

前陣子住在神樂坂的友人開車經過飯田橋時,發現旁邊有許多男女大排長龍,甚至出動警察來指揮交通。

飯田橋車站附近有一個東京大神宮。這裡面因為供奉了專門幫男女牽線結緣的神明而引起話題,不僅是年輕男女,連有些年紀但也想找個好伴侶的男女也加入了排隊的人潮。

人們都想尋求良緣,換句話說,大家都想有家人而求神拜佛。

廣告

某年年底我去松江演講,順便拜訪八重垣神社時,我深刻地感受到現在祈求姻緣的神社正熱門。

八重垣神社位於人煙稀少的地方,我喜歡這座神社的小巧精緻但卻有佇立一方的古風意境,但這次來卻完全不同了。以前也曾探訪過幾次,但幾乎沒有什麼人,但這次是平日時間造訪卻因人潮擁至而喧囂吵雜。尤其女性特別多,他們把賽錢[3]丟入池塘裡許願,再把寫上心願的許願紙放在池裡隨風飄浮。想到之前不曾見到什麼訪客,而如今卻多了現實生活的實在感。

女性們像這樣一直積極地求良緣,但相較之下,就比較少看到男性這麼做。男性當然也想找伴侶,但卻是走入二次元的幻想世界。我想這應該就是「宅男」增加的原因吧。

我聽家中有孩子的友人說,女兒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離家一個人住,找工作然後談戀愛。沒出息的通常是兒子,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而和母親一起住。因為賴在家裡比較輕鬆,有人幫忙做家事。

男女的生存法彷彿倒轉般,反而是男性不願自立。是沒自信嗎?還是把自己關在只有自己的世界裡比較安心呢?就算母親說:「真是傷腦筋」,他們似乎也覺得沒什麼不好。

結果,親子間就這樣彼此依賴著過生活。

父母不知是不是覺得因為很心疼和人好好相處、且交不到女朋友的兒子,所以才遲遲無法放手呢?只要長大成人若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獨立自主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是動物也是在孩子還小時,為牠們找來餌食小心翼翼呵護,並保護牠們免於外敵的欺侮。但是孩子一旦長大,以某日為界線,就不該再無微不至地照顧,而是要牠們自己尋找餌食、靠自己的力量來求生才行。

就如同能劇《石橋》所展現的,獅子把已長大的小獅子從懸崖上推落。這樣才能把心一橫徹底對孩子放手,讓孩子離開父母的羽翼。但是我們人類卻越來越做不到了。

並非是世間冷峻炎涼。因為習慣於彼此互相依靠,所以才造就越來越多無法獨立的孩子與無法放手的父母。

[1]日本人許願的使用的木板。在木板上面寫上自己的心願,神社舉行法事時,將木板燒掉,人的願望也隨之實現。
[2]意譯為火供,最早來自於婆羅門教的吠陀祭祀,後融入佛教成為修行儀式的一種,主要盛行於佛教金剛乘和日本神道教。
[3]許願時祭祀給神佛的金錢。台灣稱為「香油錢」。

對孩子無法放手的父母,讓人看不下去

所謂的一家人就是一起共渡一段時間後分離,然後遠遠彼此守護的關係。

如果永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就會有不工作、不獨立的大人,也就是尼特族越來越增加。我的友人就是典型的這種家庭。家裡有丈夫及兩個孩子,友人從年輕開始就擔任大學裡的行政人員直到退休。她以退休為契機就毅然決然做了一個決定。

她和不和睦已久的丈夫離婚,開始計畫一個人生活。女兒已長大成人,結了婚並有了自己的家庭。有問題的是她的兒子,兒子總是賴在家裡,雖然有在打工,但並不打算獨立自主。

她的意志堅定,為此她還採取了看似激烈的手段。她把東京的家整理好,決定搬到京都去生活。並且在郊外租了個房子,催促兒子趕快搬出去。雖然以前都覺得兒子這樣很可憐,也覺得自己如果沒有照顧兒子,不知他會怎麼樣,但是這次友人狠下心決定要徹底放手,不管兒子變怎麼樣都不管了。

往後的人生,她決定要為自己而活。因此才下定決心要和兒子分道揚鑣。因為如果再住在一起,說不定又會重蹈覆轍。

一開始沒什麼自信且一直愛抱怨的兒子,搬進了租賃的公寓後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自此他也許會開展出什麼不同的生活也說不定。

「這是個太遲的決定」。

雖說如此,但我想這對她和兒子而言都是重要的決定。

在京都她看遍了長年夢想的神社佛寺,享受了歌舞伎的奧妙,並且追隨著片岡仁左衛門[4]的腳步,一個人活得神采奕奕。她不會主動聯絡兒子。

「我想他應該以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友人斬釘截鐵地說。

我知道孩子會想永遠跟父母在一起。因此便造就了太多無法獨立的孩子與無法放手的父母。我想原因不在孩子,而是在父母的因素比較大。

大家都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若是看透父母的本心,而一直想依賴著父母,那就永遠都無法獨當一面。

我想父母會想要跟孩子互相依靠,也是因為安心感。但是即使內心再怎麼擔心,表面上還是要裝作瀟灑遠遠守候著就好。我覺得為了孩子有必要狠下心。

孩子還小時,不管如何照顧、呵護都不要緊,但是過了某個年齡後就需要把孩子看成獨立個體。例如過去的元服[5],我就非常認同。不是滿二十歲才是成人,在虛歲十五、六歲行元服禮之後就必須要獨立了。

責任感會讓人成長,雖然我們會擔心孩子是否能承擔得起那樣的責任,但是只要把人放在那樣的環境中,人就會開始改變了。

就像讓年輕人當社長雖然似乎令人感到不安,但是身處的立場不同,人的態度就會隨時轉變,這種例子並不少見。

「如果沒有我,這孩子大概就活不成了」,這是一種過度自信的想法。

大家常說:「沒有父母,孩子還是會長大」,就算環境再怎麼嚴酷冷峻,但我想孩子會承襲艱苦耐勞的精神好好活下去。

父母和孩子還是要嘗試各自獨立生活。若是一方年老了,或是體弱的話,要再重新考慮也可以。

我的情況就是如此。

父母親在老家時都好好的。但是父親過世後,只剩下母親一人,這時我就認真考慮同住的可能。老家有夠我們夫妻倆居住的空間,一般也許會選擇和母親同住,但我卻選擇繼續住在大樓裡。只要母親想來隨時歡迎,想住也有地方住。

我婚後因為丈夫至外國當特派員的前兩年,我們和母親一同居住。那是就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時間。

母親非常寵愛我,眼中似乎只有我一人般,對我傾注了全部的母愛,但這些對我而言,是相當程度的負擔。

我本來想說我有了人生伴侶,母親應該會多少有些改變,但還是出現了婆媳問題般的岳婿問題。母親對於我這個獨生女有非常強的佔有欲,因此一直覺得我是被搶走的。我知道她一直努力克制自己的控制欲,但還是不時顯露出來。而且還裝作不甚滿意外子的樣子,對我一直抱怨。

因為工作關係鮮少在家的外子也許沒有發現,但是變成夾在丈夫與母親間的我則感到萬分憂鬱。

因此,會在獨生子身上發生的事,也會發生在獨生女身上。我實在不想聽到母親的嘮叨碎念。

於是,我趁著工作之便,就搬到了離老家只有三十分鐘距離的市中心大樓居住。如果說因為父親過世就選擇和母親同住,我想那不過是重複了過往的悲劇罷了。我想母親一定忍耐得了一個人居住的寂寞,想到她住在習慣的家裡和街坊鄰居也都有了交情,於是我就狠下了心,選擇和母親分隔兩地居住。

[4]歌舞伎演員。
[5]日本的成年禮。

書籍簡介

家人這種病
家族という病
作者: 下重曉子
原文作者:下重暁子
譯者:許婷婷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6/09/02
語言:繁體中文

日本時事評論家_下重曉子 Shimoju Akiko

  早稻田大學 教育學部 國語國文學系畢業。
  曾是NHK的首席女記者,43歲開始文字寫作。
  作品包括散文、評論、紀實作品、小説等多樣類型。
  曾任財團法人JKA(舊・日本自行車振興會)會長等。
  現任日本Pen Club副會長、日本旅行作家協會會長。
  著作有『持たない暮らし』(KADOKAWA)、『老いの戒め』『老いの覚悟』(海龍社)等。

  家暴成性的父親、異常溺愛女兒的母親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兄長,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家人這種病》誕生了!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啃老 啃老族
閱多.閱好
閱多.閱好
出版社
展開箭頭

閱讀使人生豐富,看不到的風景、吃不到的食物,就用閱讀補足吧! 在這裡我們為您挑出五花八門好文,讓您生活“閱”來越豐富。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