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越來越多年輕人赴陸工作,一個創投老總感慨:「台灣人」很有價值,「台灣」卻沒有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越來越多年輕人赴陸工作,一個創投老總感慨:「台灣人」很有價值,「台灣」卻沒有

越來越多年輕人赴陸工作,一個創投老總感慨:「台灣人」很有價值,「台灣」卻沒有
攝影:程思迪/商業周刊
撰文者:黃齊元

「黃總,可能因為您是台灣人,比較不了解大陸情況,我們國內的作法是這樣的,我來說明一下。」

我在北京一家國企開會,討論一個項目。雖然我跑大陸已有二十多年,但這幾年對許多狀況的掌握反而越來越差,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發展太快,台灣傳統優勢不再,而我又沒有充分融入大陸的環境。

遊戲規則正在改變,全世界都需要重新認識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製造中心、消費中心到創新中心。現在若沒有全球最好的技術或創意,在大陸很難引起注意。

廣告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在大陸獲利重摔六成,跌到22億元台幣,反觀統一中控卻成長12.9%,達36.6億元台幣,獲利首次超過康師傅。統一聚焦高端市場,方便麵多在人民幣5元以上,今年甚至有29.9元的產品,果汁類也有一款高達19.9元,頗獲消費者青睞。

這說明台商的成功關鍵是「價值創造」,低成本的時代已過去,製造和消費皆然,但只要能抓得住龐大的中產階級,前途依舊看好。食只是滿足溫飽,未來在醫療、美容、健康、娛樂都有許多商機。

然而大陸市場競爭激烈,超乎台灣人的想像。以手機為例,今年最大驚奇是華為大幅超越蘋果,而大陸本土品牌Oppo和Vivo也打敗小米,可見功能與設計並非絕對因素,性價比與接地氣都很重要。

既使台商努力打「世界盃」,也不一定能和中國大陸脫鉤。最近中國大陸網路電視龍頭樂視以20億美元,併購了台灣人在美國創立的LCD電視品牌Vizio,該公司有鴻海參股,在美國市占率第一。

廣告

最近應邀到香港演講,探討台灣在全球大變局中的定位,聽眾提了兩個問題,都很有深度。

第一是為何台灣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間的橋梁?大陸需要台灣嗎?以我自己來說,我的工作就是跨境資源連結:世界技術、台灣管理、台灣創意、中國市場、中國加速、世界價值。我並不是唯一,許多外國公司(特別是日本)也以台灣作為跳板,未來由於生活環境更會如此。

全球最大旅外人士網站InterNations上周公布調查,台灣擊敗66國與城市,成為全球最宜居住地榜首。我們在生活品質與個人財務(成本)上,排名第一,香港與新加坡均不在前10名內,中國大陸只有48名。但台灣對外資招商在亞洲卻屬末段班,實應好好檢討。

那中國大陸為何需要台灣?大陸在全世界瘋狂併購,許多屬於科技及製造業,唯有好的管理人才,才能協助技術移轉與本土化,台灣人有一定優勢,雖然多半淪為打工價值。

第二個質疑是台灣是否應避開中國?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台灣有不少企業和中國完全沒有關係,但表現反而相當優異。我相信真實情況的確是如此,但這種優勢正在消失中,因為中國公司不斷收購外國技術,透過市場及整合,創造龐大價值,而台灣人自己卻又不團結。

現在台灣的中概股多半以成本為導向,已無競爭優勢,未來成長動力來自於創新。我對於中國大陸還感到有希望,也因為如此。我的角色好像一位教練陪著他的愛徒,或是經紀人陪伴其發掘的璞玉,不斷尋覓對的環境及夥伴,以期實現他們現在無法發揮的價值與潛力。

這次在香港換了四、五十張名片,均為在當地工作的台灣人,95%都是金融業,涵蓋基金、理財、經紀、研究等領域,許多人幫中資金融機構服務。20多年前我在香港工作時沒這麼多台灣人,我對他們只有一個建議,就是要積極思考前途規畫,找到一條未來能回到台灣的路。

前一陣子我幫一本書寫序,書中訪問了許多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年輕人,我都不認識,不禁感受到環境正在改變。不曉得這些人的存在很正常,因為他們散布在各行各業,不像過去的「台商」有一個品牌。

和傳統台商比較,這些人反而更接地氣,他們為陸企工作,真正融入社會,經營本土市場,而非出口加工。最近小英政府稱呼台灣人在大陸只是螞蟻,沒錯,他們可能是比小米還小的奈米,但有一天他們會活出自己的價值,創造新的天空。

台灣人和台灣是兩個不同概念,台灣人可能很有價值,但台灣卻沒有,我們要如何打造台灣的新價值和定位?

上周印度富豪來台開生日趴,狂歡三日,引起話題。把它和新南向政策連在一起太扯,但至少說明有更多人發掘到台灣的另類價值。吸引外國人來台灣旅遊、工作以及投資是三種層次,前者最短期,後者最長期,我們都需要。

今天的中國大陸,已成長到一個程度,不再盲目歡迎任何投資,開始選擇。在另一方面,大陸更想走出去,積極投資海外。

面對中國崛起,逃避和批評是沒有用的,改變和創新才是正途。周末看了一本書《工廠人》(Factory Man),講美國因為中國製造造成傢俱產業倒閉,一家公司調整自己努力求生的故事。雖有啟發,但並非台灣學習的榜樣,因為還是侷限於傳統製造。

周五上飛機前,看到滴滴出行的新廣告:「每一條路儘管陌生,但總有人要去走。」

台灣的未來與方向,你會找到路,我們會一起走。

作者簡介_黃齊元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近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大陸創投 創投 工作
老總的兩岸手札
老總的兩岸手札
黃齊元
展開箭頭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超過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

黃齊元網站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