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感情用事,才造成日本的毀滅!「不能對不起20萬英靈,所以犧牲300萬人」的啟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感情用事,才造成日本的毀滅!「不能對不起20萬英靈,所以犧牲300萬人」的啟示

感情用事,才造成日本的毀滅!「不能對不起20萬英靈,所以犧牲300萬人」的啟示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68135973
撰文者:富山和彥
暖心讀冊 2016.05.22

切勿被「沉沒成本」所羈絆:為了英靈20萬人而犧牲的300萬人

以前,我曾經碰巧看到一個電視上的紀實節目。

該節目是在追蹤日本和美國之間一直到1941年開戰為止的過程。根據那個節目所述,在開戰前夕的最後外交交涉裡,當美國提出所謂的《赫爾備忘錄》(Hull Note,由當時的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Cordell Hull)等人對日本提出的雙邊協定概要)、逼迫日本自中國全面撤軍並放棄權益時,事實上日本政府曾經非常慎重評估,究竟要就此進入與美國的全面戰爭,或是接受美方的條件撤出中國,以避免戰爭。

廣告

據說,被迫做出這個決斷之際,最後重重壓在包括軍部在內的日本政府決策人員心中的壓力,是認為如果接受美方要求撤軍,會對不起甲午戰爭以來,在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日中戰爭等戰役中陣亡於中國的20萬英靈,也擔心承受不住國民對此的社會輿論。

但事實上,「對不起先走一步的同志」並不能成為理由。現實上無論跟美國開戰或是自中國撤軍,死去的20萬英靈都不會再回來了。我可以理解,當放任自己被感性牽著走的瞬間,心情上確實會覺得對不起20萬英靈。我想,當時的日本國民就是被這種氛圍所支配。結果,政府決心對美開戰,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

在這種時刻需要的,終究還是領導者的資質。是要任由感性拉大現實中的戰線,還是要冷靜地思考:「不,稍等一下!」「一旦跟美國展開總體戰,會怎麼樣?」

結果,被感性牽著走一事,導致日本自我毀滅。因為覺得對不起20萬英靈而引爆的這場戰爭,包括民間在內,造成超過300萬名日本人犧牲。如果連同日本人以外其他各國因這場戰爭而死亡的人數全部加進來,這數字還會更恐怖。

廣告

無論誰來思考,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個不合理的決定。當然,在巨大的歷史鴻流中,有一股龐大的力量引導著時勢往那場戰爭發展,則是事實。只用放大鏡檢視最終局面的片斷,也許不盡公平。但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任由感性牽著走,決策往往會朝向不合理的方向傾斜。

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做「沉沒成本」(Sunk Cost),指的是已經付出且無法回收的成本,不會因為你做什麼決策而改變。

比方,公司成立了一家子公司A,開始新事業,累計花費了10億元費用。然而,由於多家競爭者也陸續切入相同的事業領域,造成子公司A不斷虧損,未來也沒有希望轉虧為盈。這種時候,應該把之前投入的10億割捨為沉沒成本,出售或清算子公司A後自該事業撤退,或是應該拘泥於至今為止投下的10億資金,繼續維持這個事業?

如果這件事只牽涉到金錢,其實還很容易以道理來切割。但如果設立子公司A的人正是現任總經理,部屬是否還能直言:「應該馬上撤退」呢?或者是以總經理而言,自己決定開始的事業,他有辦法自己做出撤退的決斷嗎?

這時,感性直覺就會入侵。實際上,因為在乎沉沒成本而轉向感性判斷,未能自該撤退的事業撤退,最後導致傷口愈來愈大的企業相當多。

「沉沒時間」更加危險:日本企業無法自電視機事業抽身的理由

人類注定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不管失去多少金錢,只要努力都可以再賺回來,但時間一旦流逝,就是永遠消失。因此,金錢方面的沉沒成本相對還較容易割捨,但人心對時間的沉沒成本──「沉沒時間」──的執著,卻難以拋棄。

只有時間對誰都公平,對任何人都用一樣的速度流逝。做為一個生命有限的人類,消逝的時間再也無法用金錢買回來。因此,人對自己耗費的時間、在某處流的汗與淚,不是簡單就能割捨。前面也提過了,這不僅對個人而言如此,對組織而言也一樣。比方,假設有間公司一直無法下決心從不斷虧損的電視機事業撤退,其中一方面當然是對沉沒成本的依戀,但事實上沉沒時間的問題,在心理上造成的影響更大。

而愈是一路與這間公司一起走來、深愛這間公司的人,愈會有這樣的傾向。他們無法想像,跟著這間公司一起奮鬥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後,現在自己卻不再跟公司有任何關連。沒辦法想像,為公司投入了自己全部生涯後,換得的卻是一場空。

日本的家電製造商無法自電視機事業撤退的背景當中,存在的就是像這樣一生參與該事業至今的人們的堅持。對那些從日本製電視機開始凌駕美製電視的時代起,就拚了命在電視機這塊領域努力到現在的家電製造商而言,能進入電視機事業,是一流的證明。

而所有的家電製造商,甚至都直接把「成為一流的電視製造商」定為生涯目標。這樣的心情長年以來不斷由許多員工、經營者傳承,尤其是實際參與電視事業部門的人情感之強烈,非比尋常。他們的心理狀態會變成絕對不允許割捨電視機事業,自公司過去的明星事業撤退是不可能的選項。

這樣的想法不僅員工會這麼認為,整個組織的共識也是如此,以至於那些想說出:「撤退吧。」這句話的人心裡也很難受。再加上電視機是個大事業部,無論哪間公司,隸屬於該部門底下的人數都很龐大。對沉沒時間的顧慮,就這樣在公司裡形成一股「氛圍」,沉重地籠罩在經營者的判斷上。這樣的情況,與前述即將開戰前的中國問題一樣,結果會造成對未來的決策錯誤。

要是不撤退,會流更多血,造成員工更加不幸。假如身為課長的你發覺了這件事,你要如何以中階領導者的身分,在事態還沒發展到無藥可救以前改變氛圍、讓公司理解接受。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地認為,「區區課長怎麼可能做那種大事」。你只能像拳擊賽猛攻對方腹部時一樣,不懈出拳,持續訴求繼續進行事業的缺點。今年沒成功,也許明年大家就會理解,公司就會做出撤退的判斷也說不定。在不斷出拳打擊的過程中,公司內部的氛圍應該會一點一滴地改變。

利用這種方式,在連番腹部攻擊開始出現效果之際,揮出致命一擊。運用外力也可以。比方,讓財務部提出「已經沒有資金了」也是一種手法。或者是透過主要往來銀行向公司施壓,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則運用媒體揭露該事業的赤字實態等等。利用各種方式,一邊借助社會的力量,一邊繼續在公司內部拚命說服大家。

在風向還沒開始轉變之前,運用外力也不會產生什麼了不起的效果。要在大家心裡開始覺得,「好像是這樣,再不找機會撤退的話,連整個公司都有危險,搞不好會全滅」時,再讓外力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出現,效果才會顯著。

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而是用諸如從外頭空降一個最高管理者來,突然開始大刀闊斧裁員等做法,效果也往往不彰。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以下簡稱戈恩)在日產汽車的改革之所以能發揮作用,也是因為公司已經處在破產邊緣,大家都共同抱持著「如此下去真的會整艘船一起沉沒」的危機感之故。我說,如果在公司財務上還有餘力,工會也還強勢的時刻就要進行同樣的改革,否則即使靠戈恩的本領,也沒辦法讓日產如此戲劇性地復活吧。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感情 日本 犧牲 感情用事 啟示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