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關於「中國式國語」的反省》為什麼你不應該把「企業」念成「起業」?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關於「中國式國語」的反省》為什麼你不應該把「企業」念成「起業」?

關於「中國式國語」的反省》為什麼你不應該把「企業」念成「起業」?
簡體字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53603635
撰文者:周偉航
人渣文本 2016.04.21

台灣近年開始流行中國式發音與用詞,像是把「企業」唸成「起業」,或是最近流傳的「寶寶」風。這可能是媒體刻意為之,也有部份是台商、台幹從中國帶回來的風氣。有些人認為這些用語很潮,但也有人反對這類用語滲入台灣語言中。那,這到底算是「中國赤匪之侵略」,又或是「排外的種族歧視」呢?

雖然許多人認為這只是美學上的個人好惡,但這其實是個複雜的倫理問題。

台灣人使用的「國語」和中國的「普通話」基本同源,但經過六十年的隔離,在用詞與發音上已有明顯差別。在台灣的「國語」捨棄、改變了一些尾音和捲舌音,也使用大量的日語詞彙或自有外譯,可算是在小島上獨立演化出的新種了。

廣告

在兩岸展開交流後傳入台灣的中國用語,不但與國語存在明顯落差,台灣人初聽時,有些會讓人產生反感。會在國語中夾雜中國用語的人,認為這是「種族歧視」,台灣人就是認為中國人比較低等,所以認定中國用語也相對低等。他們認為講中國用語不但沒錯,更是促進族群溝通融合的「道德正確」行動。

這種說法也有幾分道理。在近代,多數人文學者不再認為保持語言或文化的純粹性是道德上的應然,因為是否有「純粹」的單一文化就是個問題。每種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混入其他文化的基因,相對於保持純粹,多吸收其他文化的優良基因,更能幫助自身文化對抗外在環境的挑戰。

但台灣人之所以反對中國用語,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另外也一些經常引起大家不爽的人。這種人在職場特別常見,就是滿口洋文,卻說不出一整句英文的人。

「你like這個idea的話,就和他們慷憤一下,我們next week挑一個下午和他們咪挺。」

廣告

每個逗點之間都要夾幾個英文詞,雖然你聽得懂,但你就是會不爽。就算對方整句都講英文,你也不會那麼不爽。為什麼?這是美學偏好的問題,還是道德義憤呢?

我個人認為這偏向道德義憤,因為這些「假洋人」之所以如此說話,是存心想展現凌於他人的優越感,想用這些詞來提升自身的言論價值。這才是種族歧視,而且是歧視自己本族。

同樣的,使用中國用語的人,有些也是要透過中國用語來展現優越感,讓外人覺得自己很貼近中國脈動,較有國際觀,較有競爭力,和台灣這些「閉關自守的土包子」不同。

溝通的基本條件是「平等」,甚至「禮遇」對造,上述這種態度當然就是個道德問題了。

但也不是在台灣使用中國用語,就十惡不赦。如果是中國人跑來台灣,滿嘴捲舌詞,那沒啥問題,因為他本來就是中國人,如果台灣人因此排擠他,以較高的價格賣他東西,就是種族歧視。

如果台灣人長期居留在中國,已被同化,也不知道該如何用台灣語詞對譯,那他講中國用語就沒有道德責任,以此反對他,當然也算歧視。

但明明就是個普通台灣人,可以講標準台灣式國語,卻在與其他台灣人的溝通過程中硬是塞了滿嘴中國用語,「犯行」就很明確。因為與他溝通的人不使用這些詞,也不想使用這些詞,更不喜歡這些詞,他為什麼刻意要用?

這也就是為何台灣政府高官在提到「企業」卻唸成「起業」時,會讓人如此不滿。台灣教育部的標準發音中,「企」就是唸「氣」,沒有「起」的音;「起」是中國式的發音。

這些政府高官滿口「起業」,是想顯示自己和中國同步。但你是台灣的官,怎可媚外至此,對一堆台灣人講話,卻使用不合自身官方標準的中國用語。

對於個人來說,該如何是好?

如果你沒有特定語言立場,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實質的使用區隔:如果能力許可,碰到中國人,來一兩個中國用語,或許更能賓主盡歡;碰到台灣人,你就講正常國語,省得多出一堆麻煩。

那碰到很愛講中國用語的台灣人呢?

表達自身的「不適感」即可,看對方是否願意調整用詞。如果要直言糾正,就更正其用詞發音,不用太多譴責,因為某些人可能是受媒體影響,認為用中國用語就是潮,是無心之過。

如果要批判,你該針對那些意圖帶起中國用語風潮的媒體與社會賢達,因為除了政治目的之外,這種作法也可能貶抑台灣的本土價值,讓台灣的國語成為次等語言。

所以,請先檢討、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這類問題,行有餘力,再監督以此為尚的重要人物。至於那些講了幾個中國用語,就覺得自己有「國際觀」的台灣人,沒時間的話,就別管了吧。

中國用語不是神符咒語,沒影響力的人,講再多也不會有影響力。

作者簡介_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

「人渣文本」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起業 企業 site:www.businessweekly.com.tw 起業 企業 起業
人渣文本
人渣文本
周偉航
展開箭頭

幼時想當言情小說家,如今在各大學兼課當流浪教師,將來計劃騙一筆錢來開深夜食堂。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