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去父母這堂課:我們要以愛與勇氣畢業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去父母這堂課:我們要以愛與勇氣畢業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去父母這堂課:我們要以愛與勇氣畢業
撰文者:亞歷山大.李維醫師(Alexander Levy)
精選書摘 2016.03.11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會在父母的忌日當天,前往城鎮另一端的墓園悼念他們。一如以往,我跪在他們安息的墓碑旁,迎著周圍長出的小草和花朵。

我並不是來這裡做園藝的,也不是來探視父母,因為他們已經不在這裡了。事實上,他們根本再也不存在於這世上的任何地方。也許正因如此,我才來到此處,因為這裡跟我一樣,沿襲著他們的姓名。這個地方,是我用來回憶的所在。我會在此坐上好一會兒,試著回想一些事情,特別是思考著成為一個「成年孤兒」的獨特經歷。

親愛的,你媽媽不見了嗎?

廣告

記得6歲時,我們社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超級市場。我漫步在一排一排的貨架間,研究著架子上形形色色的物品和地板上均勻的格子,卻突然驚覺母親不在身邊,頓時我渾身發冷、呼吸停頓,同時眼睛發熱。我在走道間跑來跑去,哭喊著:「媽媽!媽媽!媽媽!」我永遠忘不了自己是多麼驚惶失措。當我看到一件裙子下露出的女性雙腿,便啜泣著向前奔去以求慰藉,那個人卻不是媽媽!她試著恢復身體平衡並問我:「怎麼了,親愛的?你媽媽不見了嗎?」

就在那時候,我那焦急的媽媽從走道盡頭跑過來,把我抱進了購物推車中。

在墓園裡回想6歲時的情景,似乎也無法改變事實。我知道,不會再有喜極而泣的重逢,也不再有責罵、熱烈的擁抱和緊握的雙手,來結束這次經歷。不能再回到熟悉的過往,沒有任何令人欣喜的可能,晚餐時也不再有好笑的故事可以聽了。

要是當時,坐在我父母墓旁的那些老人家也這麼問我:「怎麼了,親愛的?你媽媽不見了嗎?」我一定也會開始哭泣的。

廣告

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基本上,中年時痛失父母,會引發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過往關於「失去」的記憶、未得化解的種種衝突湧現,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產生疑慮。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若有朋友失去父親或母親,常常在幾個月內,這段友誼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家庭中,手足之間的角色會重回親近、關懷、承諾、家庭認同與互相支持。舊的友誼有時會變淡,新的友誼可能會形成。

我們對時間的看法及運用也會隨之改變。這是一種突然驚覺自己不再是「某個人的小孩」之後的認知,隨著這種認知出現,童年也一併消逝了。我們驚覺自己是個「成人」了,而成人應該是歸屬於老一輩的人,我們也同時產生一種恐懼──此後,自己將直逼死亡面前。我與一些父母雙亡的子女談過,他們全都對我說:「我是下一個輪到要死去的人了。」

我們都知道,總有一天……

成年人在首度遭遇喪親之痛前,其實對此並非一無所知,我們都知道有一天父母會離世,我們會因而感到悲傷,從此過著沒有他們在身邊的日子。但我們又會假裝天真,儘管知道父母終究會死亡,卻不願也無法去察覺即將面臨的衝擊。

有人曾經告訴我,父母去世之後,他彷彿開展了一個全新的人生。事實上,就許多方面而言也正是如此。自從第一次喪親之後,無論自己多麼用心地維持曾經熟悉的家庭型態,一切卻都開始起了變化。例如,就算在相同的地點、以相同的方式慶祝某個節日,感覺就是跟從前不一樣,因為坐在桌旁的每個人都明顯地察覺到,過世的父親或母親已經不再存在了。這種現象不只在某個特定節日會發生,還記得有個朋友告訴我,父親走後,他總是把家庭聚會搞砸,因為每一次他都會大聲哭喊:「自從爸爸去世以後,過節的意義就不一樣了!」雖然他那令人無法忍受的父親已經過世多年。

在首度喪親之後,生命中許多事情都起了轉變,而每一次的衝擊都使我們的哀傷更明顯。打電話回家時,因為沒人接電話而變得有點不自在;買禮物時,也因為名單比以前少,而提醒了我們父親或母親已經不在的事實。幾乎每件事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其中一位走了:第一階段成人期的開始

雙親之中,父親或母親的過世,絕對會影響我們與在世的另一位的關係。在這段關係中,哀傷可能會漸漸蔓延開來,也可能會迅速而明確地展現,但也可能會因為這段關係的重新發展而延遲出現。假如雙親同住,當其中一人去世時,哀傷往往被視為是未亡人的專利,未亡人的需求和哀傷將會被擺在第一位。

成年子女所扮演的角色是這名寡婦或鰥夫的協助者,而不是主要的喪親者,接下來還要替未亡人父親/母親處理財務問題、居家照顧的安排,以及一些處理不完的事情,所以常聽到有人問:「你爸爸/媽媽(未亡人)現在怎樣?」而不是問:「你好嗎?」

正因為仍然在世的丈夫/妻子重新面對的是沒有配偶的生活,他們會變得對自己極度缺乏認同感,並依賴著子女。而當父親或母親首次帶著新伴侶出席家庭聚會時,也會給其他家族成員奇怪的感覺。

從首度喪親之後,我們便開始了一段獨特的成人時期,一直持續至在世的那一位也去世時。第一次的喪親啟動了某種預期,就像在一陣緊急煞車聲後,緊接著便會聽到汽車碰撞聲一樣,這種不明確的焦慮感若持續太久,會變成低度的沮喪,通常這種情況於存活的父親或母親在世期間,會一直持續著。

雙親都不在了:第二階段成人期的開始

在世的父親或母親也去世後,另一個階段的成人期亦隨之展開。就某種程度而言,二度喪親的衝擊會持續起作用。父母的死亡沒有所謂單純的情況,只是有些人的過世比其他人來得更複雜些。有些父母走得很安詳,面帶微笑地凝視著守在病床旁的親人,子女則含著淚微笑送終。有些父母陷入了數週、甚至數個月的昏迷,消耗了家裡的錢財及家人的耐心。有人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因極度痛苦而出聲喊叫,對著既害怕又傷心的家人惡言謾罵,還因為疼痛難忍而詛咒專業醫療的無能。有人則在病床上拖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走,那段期間給了他們和子女機會,分享彼此的回憶。有些人則因為重大疾病而走得很突然,也有人死於可怕的車禍或其他意外事故。

近年來,有的人甚至選擇自殺,而且人數不斷在增加。在這種激烈的情況中,無論父母是自己動手,或是更極端地要求成年子女協助,為人子女所需經歷的哀傷期,都比父母因病過世者更長,也更痛苦;相較之下,父母若因罹患重症過世,子女看待未來是樂觀振作的。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什麼時候走,也無法選擇他們是怎麼走的。但通常來說,多一點期待,少一點對死亡的反抗和醜化,留下的人所經歷的哀傷就比較單純。久病以及逐漸衰弱的個案所引發的問題,則與猝死者不同。

哀傷瓦解了過去,又重建了未來

父母親的死是門必修課。每個人都需要註冊入學--以哀傷來繳學費,而幾乎也是人人都能夠從中學到某些意義。

現在問題來了:哀傷有什麼好?這種不愉快的情緒對我們有幫助嗎?當我們面臨這種可怕又不可預知的事情時,是否有什麼意義?或只是痛苦而已?

我相信這種歷程的確有其存在意義。藉由闡明生命的短暫,哀傷會提醒我們去追求生命中的一些重要目標,否則我們可能會天真地以為時間還很長而延遲行動。藉著提醒與我們所愛的人之間連結的可貴,哀傷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生命中的重要順位。在我看來,藉著面對自己所恐懼的事實真相,哀傷也迫使我們去尋找勇氣,或是發現勇氣。

也許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哀傷把我們深深地推入了自己所懼怕的深處,並讓我們知道,其實自己必須去面對。無論我們面對哀傷時的感受如何,也都無法因外力加諸於我們的身體、心理及情感的影響而改變。哀傷的來源,發自於我們的內心。

令人震驚的哀傷,戲劇化地瓦解了我們的生活,就像某個夏日來襲的暴風雨一樣。暴風雨過後,總會有許多東西需要清理,例如老樹被摧毀了、脆弱的建築崩塌了,有些過熱的地點開始冒煙。然而,也像是經歷過暴風雨一樣,哀傷之餘,我們四周的空氣也可能因而再度清新起來,我們會感覺到呼吸比以前順暢,甚至第一次擁有能一眼望向天際的能力。

書籍簡介

成年孤兒
作者:亞歷山大.李維(Alexander Levy)
譯者:洪明月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6/02/25

【臨床心理專家】亞歷山大.李維醫師(Alexander Levy)

美籍猶太醫生,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工作已逾四十年。

然而,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面對父母相繼離世的巨變,李維醫師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期間,他遍尋指引,卻發現人們對於「成年喪親」竟是如此迴避。而當他親身走過了那一段自我療癒旅程,便決定寫下這本書,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到來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

本書出版至今經由口碑流傳,成為長銷書,撫慰著無以數計的讀者。透過這場獨一無二的療癒之旅,我們將能幫助自己和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面對未知、恐懼與不安,不再逃避或擔憂,更不再茫然無助。

李維醫師現與妻子定居於美國賓州的匹茲堡。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失去母親的痛 父母過世 沒父母的孩子 失去雙親 失去母親 成年孤兒 失去媽媽的痛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