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FB上明明反應很好!」心中只有臉書,現實生活就等著通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在FB上明明反應很好!」心中只有臉書,現實生活就等著通輸

「在FB上明明反應很好!」心中只有臉書,現實生活就等著通輸
臉書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50959793
撰文者:周偉航
人渣文本 2016.02.17

一月份的大選,出現許多「理念型」的候選人。或許是因為工作性質,我有不少合作夥伴、同行、同事或朋友,非常支持這些理念型候選人,使勁全力推薦他們。但開票結果,卻差不多就是這些政黨或無黨的基本盤,其他人幫忙拉票半天好像是在做白工。

為什麼這麼「優秀」「善良」「有理念」的候選人拿不到選票呢?難道台灣選舉的固有模式這麼難打破嗎?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看。這個候選人之所以「優秀」「善良」「有理念」,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如此,很可能因為「他是你朋友」。這種「友情偏誤」不只存在選舉之中,也存在各行各業裡頭。

廣告

通常,我們很難客觀的指出一個政治商品(候選人、政策)的好壞;我們在政治上展現的偏好,常和我們的生命歷程直接相關,特別是人際關係。

這也就是傳統選舉為何都猛打「組織戰」,利用人脈網拉票,文宣比較像是點綴。到了網路興盛的現在,選舉議題成為吸睛焦點,開始有許多人依網路上的印象分數投票,這也讓一些候選人「誤」以為可以「只」透過宣揚理念,就能戰勝具人脈網絡的老派政客。

但除非候選人能掌握到主流媒體,並享有曝光優勢,不然光憑臉書這種社群網路,還是很難突圍到現有人脈之外去,反而會讓你因「同溫層」(好友都很支持)而誤判選情。

所以「因為你是他朋友,才會覺得他特別好。」這句話聽來現實,卻也指出不熟悉政治宣傳的人最常犯的錯誤。仔細看這些理念型候選人,幾乎全是政治素人,在經驗不足的狀況下,很自然會走上這條錯誤的宣傳路線。

廣告

若進一步分析這些理念型候選人的「理念」,也會發現這些理念並未如多數宣傳者所強調的那麼有「重量」。可能有學術能力檢討這些「理念」的人並不多,也可能剛好這位候選人的「朋友」或「同事」,看在人情上放他們一馬。

因為是朋友,所以認為他的理念好;因為是朋友,所以他的理念就算被你看出有問題,你也不會指出他的不好。

多數選民沒有這層「友情偏誤」,就是看到一個學經歷漂亮的候選人,但僅止於此。學經歷與條列式政見不足以構成投票的決定性理由,因為其他的候選人會想出更多行銷花招來掌握「客群」。

不只是政治,這種錯誤判斷也常見於其他地方。很多「自認」頗有特色的獨立小店,在親朋好友力推之下仍無法生存,因為在一般消費者眼中,這家咖啡店或書店和其他家根本沒有差別。

所謂老闆溫厚的人情,也很普通,甚至惹人煩厭。你會喜歡,一切只因為「他是你朋友」,而一般消費者不喜歡,只因為「不是他朋友」。

同樣的,也有不少人問我,為什麼「他朋友」一些頗有見地的網路文章,卻沒有什麼能見度。答案很明顯,你以為重點是「有見地」,但其實是因為「他是你朋友」。如果不是你朋友寫的,你會在意那篇文章嗎?

從政治選擇、特色小店,到網路文章,都是意識形態主題的「產品」,在這種產品之中,「友情偏誤」是最難去除的問題,只有保持強大的自我反省力量,才有辦法找到真正有說服力的競爭條件。

「是我朋友」這個條件並非完全不能依賴,只是要特別注意,其他的優勢條件,是否都是由這個條件發展出來的。

一個真正有競爭力、能大眾化的意識形態產品,不會只靠朋友來賣。如果還是想不通,你把問題反過來思考:「這東西是不是爛到只能靠朋友來賣?」或許就能突破盲點。

作者簡介_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

「人渣文本」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生活 現實 候選人 臉書
人渣文本
人渣文本
周偉航
展開箭頭

幼時想當言情小說家,如今在各大學兼課當流浪教師,將來計劃騙一筆錢來開深夜食堂。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