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春節團聚像陌生人?這樣和晚輩聊天,你會成為最受歡迎的長輩!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春節團聚像陌生人?這樣和晚輩聊天,你會成為最受歡迎的長輩!

春節團聚像陌生人?這樣和晚輩聊天,你會成為最受歡迎的長輩!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39355221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6.02.01

在春節的家族團圓、偕同出遊過程中,我們很可會遇到「晚輩」––朋友的孩子、同學的孩子、(表/堂)兄弟姊妹的小孩…。我注意到,常常孩子到10歲之後,愈來愈不情願和長輩們互動!

他們喜歡假期,喜歡農曆年的紅包和年夜飯,但他們不喜歡我們這些長輩,我們像是他們臉上消不掉的青春痘。

也不是每個當長輩的都被討厭,但如果觀察到這些跡象,就要注意了:這個人正在儘量迴避和你說話,雙眼不和你接觸,如果你不發問,他們就不斷滑手機;當你和他說話時,他回話都避重就輕、答非所問,甚至常常裝作沒聽到。

廣告

先不要急著忿怒傷感。通常這並不是因為晚輩討厭你這個人,也許是因為…你之前都問錯了問題。

討人厭,一個問題就達陣

請先了解這些年輕人討厭和我們說話的原因吧。通常,我們也沒犯什麼大錯,沒打沒罵,沒欠他錢,我們只是問了讓他覺得不舒服的問題。也許在你眼中是關心,但是聽在晚輩耳裡,就有另一番解讀和感受。你是否曾經用這些問題讓晚輩難堪、不愉快、下不了台呢?

.第一類討厭的問題:關於學業的成績比較

廣告

例:你上次考試考幾分?你全校排幾名?你怎麼沒有考前三名?你考上什麼學校?你為什麼沒有考上xx學校?怎麼不讀xx系/xx研究所?別人都讀碩士你不考嗎?你論文寫完了嗎?你博/碩士該畢業了吧,還要多久?

這類的問題,會讓還在讀書的晚輩感覺得身上被貼標價,也許擠進好學校並且名次不錯的學生會被稱讚,但是許多人都會被認為、或自己也認為表現不夠好(包括那些讀好學校的人),這些問題當然談起來備感壓力。

.第二類討厭的問題:關於工作的選擇和進度

例:你找到工作了嗎?你升職了嗎?別人都考公務員你怎麼不考?你怎麼進xx業不進oo業?你怎麼進xx公司不進xx公司?別人都進外商你怎麼不進外商?隔壁小吳月薪六萬了,你多少了?你同學陳某不是升科長了你怎麼還沒?

如果晚輩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想升職調薪卻未成,他本身已經很不開心了,你還在火上澆油,他當然對這個話題很感冒。如果他是有特別的規劃,做這些選擇有背後的原因,你帶有否定態度的提問,就讓他不想和你解釋了。

.第三類討厭的問題:關於感情與成家的狀態

例:怎麼這麼早交男/女朋友?怎麼這麼晚還沒交男/女朋友?你的男/女朋友做什麼的/賺多少?你怎麼和他分手了?你怎麼還沒和他分手?你這麼早結婚?你還不結婚?結婚這麼久了,還不生孩子?生第一胎這麼久了,還不生第二胎?怎麼不生個男/女孩?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感情問題是個人隱私問題,通常都是兩三個閨蜜摯友私下談論,不會拿出來在大庭廣眾下討論,也不會和一年只見一兩次的「親友」談。而感情的時程、選擇、生孩子,也都是個人的事,年輕人會認為這些事不該由別人來評斷。

許多人看到以上三類問題,可能有點頭昏:「我本來只是想表達關心,哪知道有那麼多眉角!如果這些問題都不能問,那見到晚輩還能談什麼?」

問對問題,其實沒那麼難

可以談的話題還是很多的。大致上,這幾類的話題及提問方法,通常是比較安全的,不會挑起晚輩的防衛心。

.第一類話題:不帶目標地了解他的日常生活

例:在學校開心嗎?最喜歡哪個科目?喜歡哪個老師?在學校有好朋友嗎?有喜歡的歌星/影星嗎?最近年輕人之中流行什麼電玩?最近看了什麼電影,推薦一部吧?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壓力大不大/累不累?

如果我們關心他,請真誠的嘗試了解他的生活,那些發生在他生活中具體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們關心他過的好不好,請讓他描述自己過得好不好,而不是由我們判斷他過得好不好,或是引用「多數人認為」的標準判斷他過的好不好。在熟識度、信任感建立起來之前,都請小心避免那些可能引向評判、比較、施壓的話題。

.第二類話題:不帶成見地了解他的見解與想法

例:現在學校裡老師還兇不兇啊?都怎麼處罰學生啊?你們現在體育課/音樂課/生活科技課都上什麼呢,有趣嗎?你的朋友們是怎麼看最近的xx事件?我加入了臉書,都不知道上面有什麼東西好看,你有什麼可以分享給我?你有在關心中國股市嗎?最近跌得那麼慘你有什麼看法?

如果我們關心他,請真誠的嘗試了解他的想法與經驗,了解他為什麼覺得某些東西重要或不重要。請體會他的經驗之中有許多和我們的人生不同的地方,所以他會用不同的原則生活、用不同的依據進行判斷。我們愈能聆聽和尊重他的想法,就愈能拉近和他的心理距離。請千萬要忍住,不要他說幾句,我們就一把搶來:「哎不是這樣啦,我告訴你,其實這樣才對啦…」那樣就破功了。

.第三類話題:主動聊聊自己的故事、過往,或家族回憶

例:你現在高三嘛,真的是很辛苦耶,我記得在我高三的那一年啊…。你可能上某些課覺得很吃力很辛苦,其實啊我以前也是這樣…。剛結婚第一年會有些吵架或紛爭難免,像我和你姑丈結婚的第一年啊…。

人都是愛聽故事的,如果你不抱著「教訓」目地分享自己的故事,晚輩應該還是很願意聽的。而當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先自我揭露,對方通常會理解你真的很有誠意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當他真正透過許多故事了解你,了解這個家族,他才會有情感、認同感。但注意,千萬不要談談自己的故事,就引伸到「所以你看你錯了/多笨/不該如何如何」。

.最佳退場問話:你有什麼煩惱嗎?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

如果上述這幾類的話題,都還是無法讓我們和一個晚輩展開比較愉快順利的對話,如果對方還是很冷漠,如果還是只想滑手機不想正眼看你,那表示這個晚輩的心境、和家人的關係,很可能有比較嚴重而長期的問題。這一時三刻解決不了,也很可能不是我們本身的問題。

這時候,請不要轉生氣開口責備他:「你這小孩怎麼這麼沒禮貌?這麼不識好歹?」請溫柔微笑地問:「你看起來不太開心,你有什麼煩惱嗎?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他很可能還是冷冷的回答:沒有啊。但相信我,他心裡必然感覺很溫暖了。

「長輩慣性」有礙深度有益的交流

許多時候,長輩和晚輩的相處問題,是源我們文化中某種「長輩慣性」:當長輩的就是要表現得比晚輩高一等,要有個「架子」,要知道的比較多,得是比較明達事理的那一方。因為長輩不能表現出「不懂」,於是也就好像不該表現出「好奇」- 不必知道晚輩的實際經驗、具體想法,常常以自己的經驗與價值觀直接套用評論,而且下意識地提出指點、督促、稱讚或期勉…;在長幼尊卑之間,往往難將心比心,難有平等的交流。

其實破解之道無他,也就是恢復平等的交流而已。在和一般同儕對話時,我們會希望更深地了解對方,我們會避免,我們都會思考,如何發問不會讓對方不悅、尷尬,怎麼對談會讓對方覺得我們真誠。其實,同樣的方式用在「晚輩」身上就對了。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陌生人 聊天 春節 晚輩 聊天 陌生人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