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快從「經濟奇蹟」的美好回憶醒過來!3個理由告訴你,總統根本無法讓薪資成長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快從「經濟奇蹟」的美好回憶醒過來!3個理由告訴你,總統根本無法讓薪資成長

快從「經濟奇蹟」的美好回憶醒過來!3個理由告訴你,總統根本無法讓薪資成長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6.01.11

一個新加坡朋友來台灣出差及旅遊十天,回新加坡前和我約了見面。這十天中,他發現台灣的經濟形勢比兩年前更差,自尊心與希望感比2008年之前更低。談到總統大選,他問我「台灣和中國簽了ECFA,好像經濟也沒好,為什麼?換一個總統之後,會不會比較好?」

我反問:「兩岸關係決定台灣經濟情況嗎?有沒有可能,這個聯想根本就是被誤導了?台灣的經濟問題和兩岸關係,和誰當總統,根本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你知道嗎?「總統能讓經濟成長」這個想法,也許正是多年來社會/歷史課本在我們腦中種下的毒。

廣告

黃金經濟年代,真的歸功蔣經國?

許多人認為總統該為經濟成長負責,他們心中的前例,往往就是歷史/社會課本中所描述的蔣經國,他從行政院長到總統任內,一連串有效的發展政策,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許多人相信,蔣經國做得到,就可以有另一個「好總統」再做到一次。

對不起,下一位總統鐵定做不到,以後也不會有總統做到。因為在那個時代,有幾個內在、外在的因素,讓台灣的高速發展成為可能。

首先,那個時代台灣「沒有對手」。在1960-70年代,東歐還在共產鐵幕之中,中國把自己封起來搞文化大革命,印度在社會主義統治下限制私人企業與對外貿易,共產黨餘火也燒到東南亞,越共和美國打得慘不忍睹,柬普寨在革命中殺死了1/4的人口,中南美和非洲也都政治經濟動盪。在那個時代,除了西歐北美之外,根本沒幾個國家局勢穩定、適宜發展工商業--台灣得以在和平中追求經濟發展,也是運氣很好。

廣告

那個時代台灣的基礎建設,很多方面仍處於從無到有的階段。在1960年代終於開始興建重要的基礎設施,例如公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每一個國家引入這些現代基礎建設的時候,經濟都會騰飛上升,中國和東南亞,現在就正在經歷這個階段。

台灣當時的人口素質,也剛好足以支持當時的經濟發展。華人教育模式,很擅長教出服從、勤勉的操作型人才。在台灣發展工商業的初期,從民生工業、輕工業、重工業、電子工業…歐美輸入技術,台灣人力生產和操作,配合得天衣無縫。

在當時冷戰情勢下,歐美為幫助台灣發展,避免被「赤化」,在資金、技術、設備、人才…也提供了可觀的協助。

當時的台灣的發展階段,就像發育中的青少年,只要長大就可以幹活賺錢,加上外在競爭者少,背後還有人撐腰…。那段時間,台灣發展得順風順水。

當然,領導人是其中一個因素。蔣經國及當時的重要官員用了不見得符合民主法治的方法維持了內在穩定,並且投入資金做硬體建設。但是人和之外,確實也還有世界形勢與時代背景。

陷入經濟困局,總統該當首惡?

從1990年代開始,台灣的經濟由盛轉衰。李登輝時代的成長趨緩,陳水扁時代略顯停滯,馬英九時代,薪資甚至倒退。我們小時候讀的課本歌頌小蔣是經濟發展的首功,同樣的推理,就會覺得「總統要為經濟不振負責」。但這樣的見解可能是錯了。

首先,從1990年代到今天,全世界有許多國家、大量人口,都加入經濟發展行列。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從試點開始摸著石頭走向資本主義,逐漸成為世界工廠。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前共產國家都開始成為西歐的生產基地與人力來源。相似的故事,程度不一地發生在東南亞、印度、中南美,甚至非洲。台灣出現大量競爭對手,台灣能生產的東西,他們漸漸都能生產,成本比台灣更低,於是訂單被搶過去,後來工廠直接搬過去。

在1990年代之後,台灣的硬體基礎建設,也已經接近完備。該建的橋、公路、鐵路、機場…都建得差不多,即使再大興土木,對經濟的助益也是邊際遞減。

經濟停滯退縮,台灣的每個人都有一部分責任,不是我們做了什麼壞事,問題出在台灣人的能力與特質,停留在製造業與低階服務業的狀態:可以聽命服從、刻苦耐勞地工作--可惜,中國人、東南亞、非洲…也可以做到差不多的事。

當我們能生產的東西別人也都能生產,我們高度可被替代,薪資就不斷被他們拉近趕上。如果台灣人想要達到歐美的薪資水準,我們就得達到他們的素質,也就是成為一個開創性的經濟體--開創原本沒有的商品、服務、別人做不到的技術、發現新的市場需求。偏偏,台灣的教育形態沒有創造一批這樣的國民。

這個階段當總統,無論是誰,都必然經歷經濟停滯。可惜的是,一直到今天,政治人物仍然沒有看對問題的核心。還是有人以為「土木建設」能帶動經濟繁榮,還有人以為「經濟特區」、「優惠補貼」這些故計重施還會有用。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簽ECFA的幫助有限。關稅確實會造成一部分的貿易門檻,但是減低貿易門檻也不代表一定賺得到錢--如果我們體質弱、工夫差,開門之後不見得是我們去佔別人便宜,可能是別人進來欺負我們。現在的重點,很可能不是開門還是關門的問題,而是怎麼調體質、練工夫。

至今我們沒有清楚意識到:「國民收入沒有成長,問題出在國民本身」,每一個國民,包括年輕人,也包括中老年人,包括官員,也包括人民--我們都不擅長發現需求、創造價值。爭吵對中國應該開門或關門,指責哪一個總統或政黨,都不會解決問題。

無論新總統是誰,別再用 GDP 打分數

無論新總統做什麼、不做什麼,兩岸關係變壞,或者更好,台灣的經濟困境還要持續好一段時間。因為,台灣的薪資/經濟表現要往前走,需要台灣的「人格特徵」整體改變--不是加一層學歷,不是更吃苦耐勞,甚至不是和中國比狼性。

我們需要一群有「創造價值」導向的人才:更有好奇心、更有感受力、更注重生活品質、更注重長遠而共享的價值。台灣現在發展的關卡,不是不會賺錢,而是對價值的理解深度。能做出原創商品、服務、品牌的人,都是對價值有深度洞見的人,要培養這樣的人,即使用對的方法,也需要一個世代。

下一個總統能為台灣經濟做的貢獻,不在於把經濟成長率拉高幾個百分點,也不會是把最低工資漲幾塊錢,而是領導整個社會一起思考:我們要什麼樣的未來,為了這樣的未來,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該怎樣培養出這樣的人…

下星期,新總統就要產生。無論誰當選,我們先別看他將明年的GDP提升多少,看他為20年後的未來做了什麼。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灣經濟奇蹟 經濟奇蹟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