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避免沉迷任何事物的最好方法…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避免沉迷任何事物的最好方法…

避免沉迷任何事物的最好方法…
圖片來源:Sarah Joy@Flickr, CC BY-SA 2.0
撰文者:Joe Chang
大人學 2016.01.05

最近跟幾個家裡有小孩的朋友聊天。

聊著聊著大家聊到遊戲這東西。其中一個朋友提到自己擔心小孩沉迷遊戲,所以家裡堅決不讓他們碰遊戲機。

我雖然沒有小孩、對兒童教育也沒特別研究,但我總覺得好像不用這麼嚴厲。我跟他們提到,其實我自己一直都有在玩遊戲,所以感覺玩玩遊戲,好像不是甚麼大問題吧?甚至我常覺得,自己年少時候玩遊戲的經驗,對於後來的經營與管理知識的學習好像很有助益。因為遊戲訓練了自己邏輯推演的能力。加上我當年玩很多策略遊戲跟解謎遊戲,所以很早就不知不覺地被訓練了怎麼從「遊戲設計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思考方式。這對我後來體悟所謂「系統思考」的知識,有很大的助益。

廣告

這幾位家長一聽嚇了一跳,因為我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沒事會玩遊戲的大人。

但我最早的一台遊戲機其實是小學五年級的紅白機,後來SAGA MD、PS、Xbox、以及PC Game都有持續接觸。一路到了今天,我還是會玩遊戲。雖然進入職場後因為空閒時間較少,遊戲玩得少得多,這幾年也不一定所有遊戲機都有買。但閒暇之餘總還是會拿些什麼來玩一玩。只是現在玩遊戲就只是放鬆、紓壓、好玩。甚至很多遊戲只是為了收集而買,買來根本沒太多時間玩,或是主線破了就放著了。至於沉迷?其實很不容易。

為何不沉迷呢?

因為比較起來,我現在的人生其實是個更刺激的遊戲。我們經營公司外,還辦各類的活動與課程。對我而言,每天都是個全新的未知。有新課程設計出來,有沒有人興趣?不知道。就算有人有興趣,但會不會額滿?這也不知道。額滿了,也確實有人來參加了,但參加的人最後有沒有滿意?這又是個待解之謎。明天要去跟某個企業提案,會不會過?不知道。會不會要調整內容?不知道。如果成案了,對方內部的政治力量會不會阻礙這案子的進展?也不知道。

廣告

換句話說,我每天的決定有諸多未知,得花力氣搞清楚這些未知。這些未知就像解謎一樣,一個又一個謎團待解。而要解開這些未知,過程涉及很多實驗、很多嘗試、得根據市場的反饋做調整、得根據市場的需求做改變。換言之,每天都很新奇,因為每天都在解謎。每天一早都急不可待的想知道新的變化。

在這樣的「比較下」,任何遊戲、就算是那些宣稱很開放、很自由的遊戲,也終究是顯得封閉了。因為這些遊戲不可能比我的真實人生更刺激,所以自然也不可能為了玩遊戲而耽誤人生的事情。

相反的,會沉迷遊戲的人,並不是遊戲讓他沉迷,而僅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去哪裡。現實人生沒有成就感、現實人生很痛苦、現實人生充滿挫折、現實人生毫不自由,這時候遊戲才會產生讓人沉迷的要素。

沉迷的核心,在於他能從該事物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現實人生無法升級、無法變厲害,但遊戲中可以。現實人生無法獲得別人的羨慕、獲得別人的稱讚,可是他在網路遊戲中有別人羨慕的寶物或能力。現實人生沒有朋友、沒有人需要,可是在遊戲中所有人都希望他加入公會,一起並肩作戰。

以我自己為例,有沒有想逃避真實人生的時期?有的,學生時期有兩段時間確實有這樣過。一段時間是小學五六年級。 我在梅比斯環這篇寫過,當年我轉學去一個新學校。可是新學校的老師不喜歡我,動不動就會不知道原因的被拉起來罰站,或是被叫到走廊面壁之類。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每次在外面罰站,雖然心裏搞不懂為何老師這麼討厭我,但我就告訴自己:「沒關係的,再忍耐一下,回家就能玩馬力歐了」。還好當時家裡沒有禁絕我打電動,所以靠著這樣的期待,倒也順利度過了那兩年,也因此沒出甚麼大事。所以我覺得有個東西能讓人發洩逃避,忍受現實生活的暫時不順遂,這其實是沒甚麼不好的。

另一段時期,則是學生時代最後幾年。那時候覺得很茫然,不知道唸完畢業後的下一步該去哪裡,又該做甚麼?當時學校的功課不是很有興趣,所以又把心力放在遊戲上以逃避現實的苦悶。但還好後來出了社會後,第一份工作讓我覺得很有樂趣,新展開的職場人際關係也很好玩,所以瞬間重心就又轉回真實世界了。

簡單的講,當一個人無法從現實人生中獲得成就感、獲得社會連結、獲得被需要的感覺時,遊戲世界的「另一個人生」當然就顯得閃閃發光很有吸引力了。而當處在現實不滿足的狀態下,就算不沉迷遊戲,他還是會從別的事物中獲得療癒。武俠小說讓人把無力感投射在那一無所有但練成絕世武功的主角身上。言情小說與偶像劇讓人把不滿投射在那平凡無比卻吸引了總裁目光的女主角身上。每幾年一次的投票以及政治選邊的支持遊戲,讓你把對社會的無力感投射在那群其實只是換個名字但本質不變的政客身上。其他如網路論壇、BBS、H Game、Facebook、菸酒與毒品,其實說到底也是同樣的東西 - 讓我們暫時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並從中獲得逃避與刺激。

我自己是覺得,人會沉迷於某種事物,其實問題根本不在那個事情上面。而是根本上當事人卻缺乏從真實世界獲得成就感。這才是沉迷的原因。

所以我給那幾位家長朋友的建議,是不用禁絕小朋友做這些事情。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紓壓的管道,也需要在某個挫折感很深的日子有個短期逃避的管道。你不能殺掉現實生活的競爭者,但你壓力很大時在遊戲世界大開殺戒,壓力化解後明天又能好好扮演該扮演的角色了。

但這卻只能當成短期紓壓的手段,而不能當成長期成就感的來源。一旦短期逃避的管道被當成生活的重心,表示他在現實生活中深受挫折。若是如此,父母其實不該繼續逼著他做他不擅長的事情,反而應該引導小孩找到他有辦法做好,又能樂在其中獲得成就感的事情。只要讓他能從現實人生找回成就感,自然就不會有沉迷任何娛樂的問題。但若只是禁絕,人生成就感匱乏無法解決下,他總是會找到別的東西沉溺與逃避的呢!

-本文獲「大人學」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Joe

本名張國洋,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大人學」創辦人,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專案管理專家。專長為專案治理、流程設計與系統化思考,曾協助多家上市櫃公司進行管理制度與資訊系統的建置。於《專案經理雜誌》撰寫專欄,著有《PMP後,你下一步的養成計畫》,並與姚詩豪合著《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沉迷 成就感 玩遊戲 現實人生
大人學
大人學
Joe & Bryan
展開箭頭

兩位專案管理顧問,以獨到的思維方式與你聊聊生活中的大小事。其實,不管是生涯規劃、人際相處、還是兩性關係,都彷彿一盤棋局,看似凌亂的表象背後,往往都有邏輯的脈絡可循。請跟我們一起,循著Joe和Bryan留下的麵包屑,找到來時路,一步步走出人生的迷霧。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