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件給外籍漁工的二手冬衣》褚士瑩:捐衣溫暖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一件給外籍漁工的二手冬衣》褚士瑩:捐衣溫暖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一件給外籍漁工的二手冬衣》褚士瑩:捐衣溫暖的不只是人而是心
撰文者:褚士瑩

今年是第3年,我以個人的名義,協助呼籲捐贈二手冬衣到全台唯一的外籍漁工自主工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給台灣漁船上印尼、菲律賓外籍漁工。

去(2014)年我透過臉書,加上後來報紙的報導,捐二手冬衣給在宜蘭南方澳的外籍漁工活動快速發酵,收到超過50箱冬衣送給漁工們,台北甚至還有一位熱心的林小姐,在便利商店購買了20幾件全新的發熱衣。

這樣的故事多麼動人!今年我大可以用「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樣的台詞作為募集的訴求,但基於兩個理由,我無法這麼做。

廣告

第一個理由,是50幾箱二手冬衣,雖然聽起來很多,但跟冬天在台灣漁船上工作,需要溫暖厚衣的外籍漁工數目比起來,卻少得可憐。

宜蘭南方澳的外籍漁工,相對來說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是所謂在台灣「境內聘僱」的漁工,全台灣數目大約在10,000人左右,不工作的時候可以上岸,因此工會小小的辦公室,就變成他們不出海時可以尋求同鄉精神慰藉的避風港。但大多數台灣人不知道的是,台灣漁船上另外有估計約20,000人的外籍漁工,屬於船長在「境外聘僱」,他們雖然在台灣漁船工作, 台籍漁船回到台灣靠岸時,他們依照法律規定不准「入境」台灣,只能留在船上,台灣人以為自己吃到的「台灣」海鮮,其實大多是外籍漁工為我們辛苦捕獲的。

所以這大批來自熱帶國家,完全沒有體驗過寒冷的外籍漁工們,就算願意將少得可憐的薪水(每個月實領從幾千元到1萬7千多元新台幣不等)通通拿來買發熱衣、夾克,對抗海上刺骨的寒風,也因為不可能上岸,而只好繼續留在船上受凍。

因為募集到的冬衣,遠遠低於這兩類漁工加起來30,000個外籍漁工的需求,所以實際上的情形是,有時必須由「境內聘僱」,幸運抽到冬衣的漁工跟他們分享,兩個人合穿一件,才能勉強湊合著熬過冬天。

廣告

第二個理由,是9月時在台灣漁船「福賜群號」上所雇用的不用受台灣相關勞動法規限制,又能規避各種成本的「境外聘僱」漁工,發生了一起很少人注意到的悲劇,讓我無法打從心底說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

這艘叫做福賜群號的台籍遠洋小型延繩釣漁船在9月9日回到屏東東港漁港時,傳出死了兩名印尼籍漁工一個死亡一個失蹤的事件,船上除了船長、副船長是台灣籍以外,全都是屬於境外聘僱,於法不能下船的印尼籍漁工,但出海時9個漁工,回來時卻只剩下7個。

船上那具不知道死者,叫做Suprianto。

因為死者是境外聘僱,不是境內聘僱的工會會員,所以「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不能向偵辦這個案子的屏東地檢署要求資訊,只能輾轉跟同船的其他印尼漁工取得聯繫,得知Suprianto疑似在船上長期受到辱罵、毆打甚至以鐵鉤砸頭,後來身體出現異狀卻仍被船長要求持續工作。「就算不能走路了還要跪在地上爬著工作,結果膝蓋整個都潰爛露出白骨,最後嚴重感染就死了!」根據在Suprianto死前偷偷用手機錄下來一段「遺言」影片的同船漁工說。

至於失蹤的那位,則是在海上作業時不慎失足落海。在辦追悼會時,據工會所得到的訊息,當時台灣船長非但沒有進行搶救,反而將船駛離,「就當作一包垃圾掉入海裡一樣。」工會秘書長李麗華說。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外籍漁工的悲慘境遇,但我們至少可以給外籍漁工一絲溫暖。因為在這事件後,唯一挺身呼籲台灣政府應該正視境外聘僱漁工的勞動環境與勞動條件,應該儘速將境外聘僱勞工全面納入國內勞動法規,改由勞工部門負責行政管轄,賦予他們應有的「團結、爭議與協商」勞動三權的,正是這個進入募集二手冬衣第3年的工會;而為這位不幸喪生的漁工Suprianto舉行追悼會的地點,也是在工會位於宜蘭南方澳漁港的印尼漁工聚會所。

今年捐贈給外籍漁工的二手冬衣,不只為了溫暖他們的身體,也希望透過這樣簡單的行動,讓悲傷的外籍漁工們知道,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對於台灣雇主對於他們同胞的殘忍行徑,一針一線裡,都縫著深深的抱歉,或許有那麼一絲機會,可以溫暖他們的心。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外籍 褚士瑩 漁工 二手
追夢,和你想的不一樣
追夢,和你想的不一樣
褚士瑩
展開箭頭

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曾在緬甸北部撣邦主持農業轉作計畫近十年。2012年後轉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緬甸聯絡人,開始訓練緬甸的公民組織監督世界銀行及其他外國政府對緬甸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除協助多方停戰協商,設計戰後重建之外,也意識到真正的改變必須來自教育,讓下一代開始接受多元社會,改變衝突的本質,因此從2015年開始,著手在當地成立一個以哲學思考為主的兒童繪本出版社。

回台灣時,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中文出版品包括「1份工作11種視野」等近50本。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