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教養的力量沒有那麼大!DNA決定了大部分,爸媽們能做的只是讓孩子健康長大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教養的力量沒有那麼大!DNA決定了大部分,爸媽們能做的只是讓孩子健康長大

教養的力量沒有那麼大!DNA決定了大部分,爸媽們能做的只是讓孩子健康長大
圖片來源:Toshimasa Ishibashi@flickr , CC BY 2.0
撰文者:黃馨慧(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主任)

育兒與教養,不知從何時開始,變成了一門學問。剎那間大家都在討論,有孩子沒孩子的,有經驗沒經驗的,各式各樣的專家導師在各式媒體談他們的看法。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什麼?我們如何實踐和應用?我們談論的主體––孩子,有什麼不同?

曾經西方社會認為孩子是一塊白板,認為父母不應該和孩子太過親密。當時醫療不發達,隨意的親吻孩子、將口中咀嚼過的食物餵孩子,確實可能產生致命的問題。至於東方社會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多視孩子為父母的財產,只求能將孩子養大,對家庭經濟有所貢獻。

直到十九世紀隨著心理學的開展與新的研究設計,每年都有非常龐大關於嬰幼兒發展、親子關係與互動的各式研究成果發表。然而這類的科學知識僅在學術期刊間流通,影響力遠不及利用各式新興方式傳播的素人討論。

廣告

許多看似教養有功的父母,透過部落格、寫書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即使有些部落客一再強調,這些是「個人經驗」,不可能也無意解決大家不同的問題,但是在迷失、困惑、疲累的父母眼中,這些說法就是救命的浮板─試試也好,看看能不能讓我家的寶寶也跟書上或網站上看到的一樣可愛、睡得安詳。

百歲?親密?哪個才對?

最令父母困擾的照顧問題,不外乎餵食與睡眠。到底多久餵一次?如何知道寶寶一直哭是肚子餓?還是肚子痛?上網看看別人的經驗,讀讀育兒書,想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有效?卻發現要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似乎是不可能。

有些育兒論述已經自成派別。例如「親密育兒」,以美國小兒科醫師 William Sears 夫婦所著的《親密育兒百科》為代表,強調及早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與情感交流,策略包括哺餵母乳、把寶寶背在身上、夜間跟寶寶一起睡等等。另一派是「百歲醫師」,以美國小兒科醫師Leila Denmark所著的《Every Child Should Have a Chance》為代表,強調父母要試著教寶寶融入家庭,提倡趴睡、建立寶寶的作息與秩序、及哺餵母乳等。

廣告

這些派別並非全然意見相左,例如鼓勵哺餵母乳,強調母親要先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才有能力教養健康快樂的寶寶…等,想法是非常一致的。

但在某些議題上,兩者的看法非常不同。以作息為例,親密育兒說白天寶寶一發出餓的訊號就餵他,盡量多用背巾把寶寶背在身上,而不要照表操課,寶寶晚上才會睡得比較好。百歲醫師卻建議要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訓練,固定白天四小時餵一次,晚上不要再餵奶或抱寶寶起床,直到早上六點,以訓練孩子可以一覺到天亮。

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適當回應寶寶需求才是對的

建立規律的作息,確實是寶寶發展安全感的基礎。但所謂的規律,是固定時間吃奶?還是每次寶寶發出訊息必得到回應?

從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來看,安全依附的首要條件是照顧者的敏感度,也就是照顧者能正確回應寶寶的訊息。因此,好的照顧者不會寶寶一哭就餵,或一哭就抱,但也不是把門關上當作沒有聽到,而是去推敲寶寶哭的原因,配合各階段嬰幼兒發展的能力與需求,提供合適的回應。

例如剛出生的新生兒和六個月的寶寶,不可能都是四小時餵一次,而要從出生後逐漸調整寶寶的作息,配合寶寶吃→玩→睡→吃→玩→睡的循環狀態以及胃的成長,甚至是孩子的氣質特性,逐漸調整餵食次數與間隔時間。就好像我們做為孩子學習語言的楷模,不會對一歲和二歲的孩子都用同樣的方式說話,而是配合一歲的孩子快速學習新詞的能力,多對他指稱物品(如杯子、時鐘),到了孩子兩歲左右逐漸調整,以更為複雜的短句回應延伸(如藍色的杯子是媽媽的)。

教養不是犧牲父母,而是帶動孩子,成為家庭、社會的一份子,和周遭人事物和諧相處。無論從心理上或生理上來看,要幫助寶寶逐漸成為社會人,勢必要遵循一些社會文化既定的原則,才能和周遭的人和環境彼此良好適應。有秩序感的生活,也能讓孩子預期下一步會發生的事,進而產生信任與安全感。

但社會化並不是十天可以達陣,所以過於嚴格沒有彈性的訓練,不但違反父母回應子女的天性,也會讓育兒教養事倍功半。相反的,在親子關係中如果只把孩子的需要放在首位,照顧者可能會不得喘息,孩子也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調整自己以與他人和諧互動。

與其符應特定教養規則,不如幫孩子發展天賦

由於新生兒看起來很脆弱,許多育兒書籍都鉅細靡遺說明各式照顧細節,彷彿少注意一個步驟,就會有嚴重後果。但當我們回顧人的一生,似乎有一大半已經「天」註定,換句話說,孩子的基因已經大幅決定孩子的氣質、智力與行為模式。鑽研於「教養之道」的父母可能沒想到,其實影響孩子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遺傳、文化、同儕(註)等。

這樣說似乎非常不負責任,難道父母不重要?難道環境不重要?也不是的,父母的重要性在於將基因傳給了下一代,而其所提供的正常環境,讓孩子可以依照天性來發展。反之,如果沒有家庭提供溫飽、愛與信任、與學習刺激,孩子當然不會正常發展。

一個被關在家中沒有人跟他說話的受虐兒,是沒有機會學會說話和正常與人互動的。但是你帶孩子去看一場戲、去公園打球,並不會讓孩子突然對藝術感興趣,或是培養出運動天分。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感興趣,他就會像華裔設計師吳季剛一樣,從小就喜歡幫洋娃娃設計衣服,注意細節與美感;父母的角色就是尊重孩子的天賦,給孩子自主空間與發展的機會。新的教養目標,就是去觀察孩子,賞識孩子,讓他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把他當成志業,活出自己的價值。

從嬰幼兒發展的研究中歸納,每個孩子從一出生就是獨一無二的(在同樣的活動下,每個個體腦造影結果都各不相同),天生的能力與特質已經指引孩子一個發展的方向,後天環境所為只是在這個範圍中調整。

換句話說,父母如果是一棵蘋果樹,孩子就是樹上的果實,是一顆蘋果(不會變成香蕉或鳳梨)。但那一顆蘋果,會是甜美多汁?或是病傷掉落?那和果樹本身的體質及後天照顧有關。以教養來說,身心平衡的父母提供孩子營養的餐點、規律作息、有趣的學習活動就是足夠好的照顧;符應特定的教養「規則」,甚至因此緊張兮兮,其實沒有必要。

註:感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教養的迷思》(Judith Harris)及《The Blank Slate》(Steven Pinker)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札記》試圖用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和角度來解讀「教育」,在掌握台灣本土社會脈動與兼具國際視野下,將教育改革與家庭生活結合,並引導社會對人文生活環境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

每期均含特別報導、教育線上的父母/教師與孩子、教育時事評析等與社會脈動、教育議題相關的討論。對校園現場的描繪、對師生授教與受教心聲的體會、對教學態度與理念的深刻反省、對「人」更真實的理解及對現存社會問題的探討。

《人本教育札記》不在尋求單一的共識、灌輸相同的教化規條,而是要透過辯證與自主思考,為台灣的教育開啟更多元的可能。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DNA 爸媽 教養 孩子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基金會
展開箭頭

《人本教育札記》試圖用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和角度來解讀「教育」,在掌握台灣本土社會脈動與兼具國際視野下,將教育改革與家庭生活結合,並引導社會對人文生活環境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

每期均含特別報導、教育線上的父母/教師與孩子、教育時事評析等與社會脈動、教育議題相關的討論。對校園現場的描繪、對師生授教與受教心聲的體會、對教學態度與理念的深刻反省、對人更真實的理解與整體的呈現、及對現存社會問題的探討。

《人本教育札記》不在尋求單一的共識、灌輸相同的教化規條,而是要透過辯證與自主思考,為台灣的教育開啟更多元的可能。

http://hef.yam.org.tw/product.html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