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日本人這麼看i6s和6s plus》除了晶片,原來攝影鏡頭也不一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日本人這麼看i6s和6s plus》除了晶片,原來攝影鏡頭也不一樣

日本人這麼看i6s和6s plus》除了晶片,原來攝影鏡頭也不一樣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柏尾南壯
日經科技報 2015.10.15

本文由日經BP社日經技術在線logo提供

2015年9月25日,備受關注的iPhone新機型上市,也就是螢幕為4.7吋的iPhone 6s和螢幕為5.5吋的iPhone 6s Plus。新機型的外觀與上一代的iPhone 6和6 Plus相似,不過內部變化較大,iPhone 6s和6s Plus之間的一些差別也很有趣,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兩款機型。

iPhone 6s Plus的外觀。
背面記載的資訊。

廣告

iPhone從第一款產品開始,機身的完成度一直都非常高。正面幾乎全部採用觸控面板的機身並非iPhone首創。但iPhone通過融合蘋果自己開發的、實現了蘋果獨有的用戶體驗的移動OS「iOS」和音樂發送服務「iTunes Music Store」等,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用戶。

在此之前,智慧手機的機殼只使用廉價的部件和材料,而iPhone採用了昂貴的鋁合金以及此前不受重視的靜電容式觸控面板等,大大改變了智慧手機選擇零件的標準。

由於從最初開始完成度就很高,最新款iPhone很難實現創新,就像小提琴一樣,從16世紀中期出現開始,到現在外形也沒怎麼改變。

就筆者看到的來說,「Force Touch」基本上是iPhone 6s和6s Plus唯一新採用的電子元件。到iPhone 6和6 Plus為止,只是透過在液晶面板上融合觸控面板的「In-cell」方式識別各種觸摸。但採用Force Touch後,iPhone 6s和6s Plus能檢測到按壓面板的壓力,並使圖標和振動馬達(Taptic Engine)做出反應。

廣告

在配備Force Touch的觸控面板上輕觸圖標可以打開APP,用力按壓的話,指尖會感受到振動。今後,直接訴之於觸覺的APP估計會增加。例如,現在拉近攝影鏡頭焦距的方式是用兩根手指放大螢幕上的拍攝對象,將來也許只需用手指用力按壓拍攝對象就能變焦。

iPhone 6s和6s Plus很大一部分零件都是通用的。不過,兩款機型性能不同,元件當然也不盡相同。例如,只有iPhone 6s Plus的攝影鏡頭配備了光學方式的防手震功能,攝影鏡頭模組要比未配備該功能的6s上的模組大一些。

有趣的一點是,iPhone 6s和6s Plus的震動馬達的形狀完全不同。6s的震動馬達為細長形狀,而6s Plus的振動馬達為短而粗的長方形。兩款產品的重量相差約50克,或許想要實現相同的震動就要採用不同類型的馬達。

但是,筆者此前拆解過多種尺寸的智慧手機,配備的震動馬達基本都是相同的尺寸。iPhone 6s與6s Plus的馬達形狀大不相同應該有其他原因。

推測的原因之一是,為2016年上市的iPhone 7(暫稱)做測試。iPhone 7為了採用進一步進化的haptics技術,估計會配備多個震動馬達;分別為iPhone 6s和6s Plus配備震動特性各異的兩種馬達,可能是實際應用測試。

蘋果產品的魅力之一是,即使新機型剛剛面世,也能讓人對下一代產品充滿期待。9to5等網站上還出現了與擁有超高人氣的「iPhone 5s,\相同尺寸(可單手操作)的新產品將在2016年初發佈的資訊。據傳,新一代主力機型iPhone 7(暫稱)應該會更薄,而7 Plus(暫稱)會更大。

下一代產品在外觀上的主要不同應該是,背面可能配備兩個攝影鏡頭。預計將配備兩個800萬畫素的攝影鏡頭,能發揮相當於1,200萬畫素的威力。也許還會配備在攝影後調整拍攝對象的深度等雙攝影鏡頭特有的功能。

用戶早就對蘋果的下一個驚喜充滿了期待,希望像iPhone 6s和6s Plus這樣價格上漲的情況也是最後一次。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i6s i6s plus i6s介紹 i6s plus i6s vs i6s plus i6s i6s plus 差異 i6s i6s和i6s plus
日經科技報
日經科技報
日經BP技術在線
展開箭頭

科技最趨勢每日精選由日經BP社技術在線網站提供的最新、最專業科技技術報導。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