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什麼大家都說「妹妹要聽姊姊的話」》荷蘭爸爸:台灣小孩從小就接受「聽話」訓練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為什麼大家都說「妹妹要聽姊姊的話」》荷蘭爸爸:台灣小孩從小就接受「聽話」訓練

為什麼大家都說「妹妹要聽姊姊的話」》荷蘭爸爸:台灣小孩從小就接受「聽話」訓練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5121625
撰文者:韋岱思

「妹妹,今天有沒有聽姊姊的話啊?」

這裡的「姊姊」是我太太的外甥女,我們家小孩子一大堆,週末常常聚在一起,一群孩子常常玩瘋到旁邊的人都耳聾的地步。我想起我自己跟我表兄弟姊妹也是從小一起玩到大,成年後雖然大家沒住在一起,也都保持著密切互動,我很喜歡看這些小朋友玩在一塊的樣子,多少也讓我回味起我的童年生活。

不過,當我外甥女的媽媽問她,妹妹是否有乖乖聽話時,我卻感覺到一些疑惑。為什麼妹妹要聽姊姊的話呢?我家有三個兄弟姊妹,我是最么子,但從來沒有誰要聽誰的話這個問題。

廣告

在台旅居多年,對台灣社會也有一些粗淺的觀察,在我看來,這種「妹妹」要聽「姊姊」的概念,反映出台灣社會中「上對下」的關係。我發現在台灣,上屬與下屬對彼此的要求、義務、禮貌及對待方式都有明確的社會規範,長輩要照顧晚輩,晚輩要尊敬長輩,這樣的社會價值在兒童時期就可以看到。

這種垂直的社會階層概念跟荷蘭較為水平的社會人際關係很不一樣。荷蘭社會當然也有上下關係,但是上級與下級的角色比較不清楚,階級間的界限也比較模糊,所以有些荷蘭小孩習慣用名字叫自己的父母、老師很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隨時發問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及建設性的批評、老闆也比較能接納並且採用下屬的批評與建議。

可想而知,在荷蘭社會長大的我,聽到大人問「妹妹有沒有聽姊姊的話」,除了一開始的疑惑外,我心裡其實在想「妹妹啊,你不要隨便聽姊姊的話」。

當然,我們必須先分清楚「聽」的兩種意思。第一種是要聽到並且理解其他人的論述的意思,第二是要服從其他人命令的意思。我認為,前者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能力,後者才是必須避免的習慣。

廣告


為什麼要避免當一個「聽話」的人呢?我擔心的是,總是被要求聽哥哥姊姊的話的小孩,最後會變成一個死腦袋的人,而這個死腦袋現象,會一代一代的被複製。

在台灣生活了幾年,我覺得台灣人友善又聰明,但從小到大被要求要聽老師、長官與老闆的話,很少被鼓勵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的癥結以及解決的辦法,不論政府或是一般職場,往往缺乏有想像力、有創新精神、能夠看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才;相反的,比較獨立思考而且願意表達想法的人,常被長官或老師常為是群體中的麻煩人物––東問西問,問題一大堆,為什麼不乖乖聽話就好了呢?

習慣「聽話」的人也很難被其他人說服。在台灣家父長式的社會中,之所以要聽長官、長輩的話,並不是因為他們講的內容很有道理,而是因為他們有「權威」。一昧的「聽話」卻從不懷疑長官、長輩為什麼這樣說,自然學不會判斷其他人的論述,也會失去仔細聆聽的意願。

在聽話的文化之下,不僅是漸漸的讓人難以深入瞭解並判斷他人的論述,也會讓人無法學習如何建立具說服力的論述。如果「權威」是社會中決定誰會被聽見,誰會被忽略的唯一因素,當有一天自己也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自然而然先會樹立權威,而不是思考論述的邏輯是否完整,在一個沒有能力建立論述的階級權威社會,電視台只會報一些沒內容的新聞報導也沒那麼令人感到意外。

最恐怖的是,當一個人從小接受「聽話」的價值觀跟訓練,等到有一天自己成為長官時,也會變成一個相信「官大學問大」的人。也許你會疑惑,為什麼我的下屬這麼無能,一點想像力也沒有,邏輯又不好,但你不明白的是,下屬的無能是因為屈從在長官的權威之下,害怕提出自己的觀點,也沒有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的空間,而台灣下一代人才的潛力就在這樣的權利關係下就被消磨殆盡,自然也留不住人才,這樣的結果,才是最令人感到憂心的。

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國教育政策的競爭力,來自於養成具備學無止境的態度,並且要能夠運用知識建構出自己的看法。做為一個荷蘭爸爸,我想跟我寶貝女兒說的是,你要「聽」懂姊姊的話,但是千萬不要「隨便聽」姊姊的,永遠保持獨立思考跟反省的能力,才能讓你活在忠於自己的價值中,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作者簡介_韋岱思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成為爸爸的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的育兒文化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開始思考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姊姊 妹妹 妹妹說 爸爸 荷蘭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