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想成為幸福的人,先學會吃苦?荷蘭爸爸:重點不是吃苦!而是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敲門磚」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想成為幸福的人,先學會吃苦?荷蘭爸爸:重點不是吃苦!而是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敲門磚」

想成為幸福的人,先學會吃苦?荷蘭爸爸:重點不是吃苦!而是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敲門磚」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3693009
撰文者:韋岱思

「教練,幫我綁鞋帶!」

「我不會幫你綁,你要自己學會怎麼綁鞋帶」

「但是,教練我不會~」

廣告

「那你要學啊」

在我這個阿兜仔女婿還沒升級成為荷蘭爸爸之前,我曾在台灣幾間國小當足球教練,當有小孩要我幫他綁鞋帶時,我很驚訝怎麼會有小學二年級的小孩還不會綁自己的鞋帶呢?

那天,我並沒有幫他綁鞋帶,他全場都在旁邊練習,雖然我示範了幾次,但他還是一次都沒綁成功。

不過,下次練球的時候,這個學生很得意地來跟我說「教練!我學會了,現在我會自己綁鞋帶了喔!」

廣告

我最近想起了這個不會綁鞋帶的小學生,是因為看了一篇「下一代為何自理能力低落?」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提到戰後嬰兒潮世代在成為父母後,沒有讓自己小孩學會吃苦,造成下一代的年輕人無法照顧自己,所以作者呼籲為人父母者必須要求小孩「學會吃苦」,這樣小孩出社會後才有能力獨立面對困難,承擔責任;相反的,那些家庭富裕而從小沒吃過苦的小孩,出社會後一定會出問題。

讀到這裡,讓我想起社會學裡的另外一種版本:絕大部分的社會學研究指出,父母社會地位越高的小孩通常社會地位也越高,因為富有父母比較有資源讓小孩取得他們未來會需要的能力,所以小孩才有辦法面對社會、面對未來。

當然,我相信那篇文章作者的用意是提醒父母負起對小孩應有的教育責任,也就是說,每個父母都要想辦法教出來獨立、會照顧自己並且負責任的下一代。

但是,事情真的只有學會吃苦那麼簡單嗎?還是有更多的問題,像是小孩什麼時候要開始學會吃苦?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開始「吃苦」看成是學習的起點,訓練小孩如廁是一個好例子。

我家女兒才15個月大,還不太會控制自己的膀胱,所以她無時無刻得穿著尿片,小屁屁也因為一直悶著而紅紅的,讓人心疼,我們夫妻倆都很期待她學會自己去上廁所的那一天。

但是問題來了,小孩子才一歲多,還沒到可以控制大小便的年紀,這時候無論我再怎麼努力的教她上廁所,她肯定學不會,也是白忙一場。

翻閱了許多育兒教科書,專家都建議要等小孩「準備好」,以如廁訓練來說,就是等她學會控制膀胱之後,才引導她漸漸地減少對尿片的依賴。但是,說真的,我要怎麼知道女兒準備好了呢? 這些教科書給我的答案是:「你的小孩自然地會給你暗示」。

會給我什麼暗示?我首次當爸爸,怎麼知道她的暗示長什麼樣子?女兒會舉手說「爸爸,我準備好了」嗎?

對於我這個新手爸爸的恐慌,育兒寶典當然也給了一些例子,譬如說,有些小孩會漸漸的學會用拍拍尿片的方式表達他要大小便,或是對大人上廁所的行為感到興趣等,這些都是他告訴父母自己已經準備好了的訊息;但是育兒專家也警告父母,每個小孩的暗示方式不同,開始暗示的年齡也有差別。

從那個學習綁鞋帶的弟弟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有的父母真的太晚讀懂自己小孩的學習暗示。為什麼他父母沒有及時接受到小孩準備好「吃苦」了呢?

當然,綁鞋帶跟上廁所只是一個例子,但是小孩什麼時候要開始「吃苦」是一路伴隨孩子成長的問題,而且會越來越複雜,像是:

我女兒什麼時候要開始學會跟其他的小孩互動?

大概幾歲可以讓她上游泳課?

多大要開始幫忙做家事?

還有我太太最愛問的:你覺得你女兒幾歲可以開始交男朋友?

在台灣我常聽到別人說「東方小孩太依賴父母,西方小孩比較獨立」,連我中文課的課本也有提到這一點。不過,我覺得要教出獨立面對責任、壓力及困難的下一代,光是批評父母不讓小孩「吃苦」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小孩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吃苦」。找到小孩學習的敲門磚,這才是父母的祕技。而我這個新手爸爸,也只能慢慢摸索學習,和寶貝女兒培養默契了!

作者簡介_韋岱思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成為爸爸的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的育兒文化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開始思考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孩子 荷蘭 吃苦 爸爸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