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他竟然對我說那樣的話!」試試看,把「我」拿掉,怒氣也就放下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他竟然對我說那樣的話!」試試看,把「我」拿掉,怒氣也就放下了

「他竟然對我說那樣的話!」試試看,把「我」拿掉,怒氣也就放下了
撰文者:何權峰
閱多.閱好 2015.07.31

理解:站在對方立場
理解一切,就會寬容一切。──法國諺語

如果你問人們為什麼生彼此的氣,常常爭吵,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因為我們看法不同。」但是,看法不同為什麼就要爭吵,這問題你想過嗎?

認為自己對,並不是錯事;但如果認為別人錯,卻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廂情願地認為:「我認為應該這樣,別人也應該這樣。」這就是問題所在。原本你想溝通,但你太堅持自己看法,就會起爭執;你想改善關係,但你愈是想把配偶、子女、朋友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關係就愈不合、疏遠。

廣告

有位朋友跟兒子的關係不好,他感嘆:「真搞不懂他在想什麼,他都不聽我的話。」

我問:「你是說,你兒子不聽你的話,所以你不了解他?」

「對啊!」

他顯然沒聽懂我的意思。我只好明說:「難道了解一個人,不是你聽他說,而是他聽你說?」

廣告

表達想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更了解你。表達,但別強迫人接受。這兩者是有很大差別的。許多關係問題就在於他們過於強迫別人接受他們的觀點。

「對方為什麼不理解我的想法呢?為什麼不能按照我希望的去做呢?」化解關係的問題時,如果從這樣的心態出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那不是在理解對方,而是從自己的要求出發。

要想改善,就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以他們的方式看世界。當孩子的也一樣,我們老是對爸媽說:「你們不了解我。沒有人了解我。」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也不了解他們?

理解別人並不意謂贊同他的觀點。它只是表示你能夠用另一個人的角度、心靈看這個世界。要記住,儘管我們見解不同,我都要承認你的觀點和我的觀點一樣重要。

其次,我們都應該承認,別人的感覺是真實存在的。換句話說,不要排斥或否認別人惱怒、恐懼、悲傷等等感覺;而是要理解這些感覺,以及對方的想法。

想想,如果我的感覺很重要,對別人來說,他的感覺不是一樣重要嗎?就像我不喜歡別人管東管西,對我的另一半和孩子來說,也應該不喜歡我管東管西吧!

想贏得認同,你就得很有智慧地說:「從你觀點來看,我能體會。」

被別人理解,是人性深層的需求,一旦這個需求得到滿足,往往會發生很神奇的事情,負面的情緒消失了,敵對的情況不見,相互之間的尊重增加,彼此間問題也煙消雲散。

自我:所有問題的根源
天使所以能飛,是因為將自己看得很輕。 英國作家 卻斯特頓

人的問題雖千百種,但不論直接或間接的,一切問題都來自「我」。

當你在意某件事時,想想看,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是不是你自己?你太乎你的利益、你的形象、你的期待、你的想法、你的表現……對嗎?

有人講一句話,你聽了很惱火,為什麼惱火?你說:「他竟然對我說那樣的話!」、「他根本看不起我」那麼問題就來了。

我們對「我」的認同幾乎推及到身邊的所有事情上:你說:這是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的工作,甚至我的男女朋友,我的伴侶、我的父母與我的孩子,你的喜怒哀樂就會受他們影響。影響的強弱,是與自己的關係密切程度成正比。

你看電視上,超級大颶風,世紀大海嘯,連環大車禍,即使有人死傷慘重,或被壓得殘肢斷背,都比得上你的痛苦。只要生個小病或餓一下肚子,你就哇哇大叫,還管什麼非洲正面臨嚴重糧食短缺,有數百萬人處於渴死和病死的危機。

有我就有執著,有執著就會有痛苦。如果你深入去看,你就會發現人之所以痛苦,都是來自對「我」的執念。當「自我」,我們一直珍惜和保護的那個「我」受到威脅,或是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就是痛苦生起的時候。

觀察你認識的人裡頭,有哪些人老是深陷於沮喪和痛苦中,他們談話的焦點總是離不開自己。這人對我不好、那人辜負了我、我不喜歡這個、我厭惡那個……。痛苦裡存在的總是「我」。痛苦是以自我為中心。

俄羅斯作家西比利亞克說得對:「如果一個人只想到自己,那他一生中,痛苦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現在起試試看,把「我」拿掉。「他竟然『對我』說那樣的話!」如果把「我」拿掉,就剩下「他說那樣的話」還會那麼生氣嗎?你說:「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如果把「我」拿掉,就剩下「這有什麼好處?」心是否也變得開闊?

一位朋友修行後,整個人變得豁達開朗。我問:「你是怎麼改變的?」他答道:「我學會放下我的執著。我不再只關心『我的』利益、『我的』孩子、『我的』問題。當然,我還是希望一切安好,但是從那時候起,我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問題,人也變得輕鬆自在。」

我想起《一個心世界》書中有段話:「你如何放下對事物的執著呢?試都別試,這是不可能的。當你停止在事物中尋找你自己時,那個對事物的執著自然而然會消失。」是啊!人們總是說:「我放不下」,其實真正要放下的就是那個「我」。

當你感到快樂時,注意一下,你將發現你是「忘我」的,當你忘了自己,連帶許多煩惱也跟著忘了。有次我跟一位老師談到工作忙的好處,他呼應我說的:「我常為家裡的事煩心,但當我將心放在學生,反而沒有時間去煩惱。」

自由:不怕討人厭
人生而自由,卻處處處於枷鎖之中。 法國哲學家 盧梭

有位憂心的學生問了一個兩難的問題:「我不想答應同學邀約,又怕拒絕了,他不高興,以後不理我,我該怎麼辦?」

我說:「那要謝謝她,她給了你自由。」

當人們認同你,喜歡你時,常常取走你的自由,因為你不想讓他們失望,所以你必須處處迎合。當他們不認同你或不理你時,他們不再對你期待,你反而自由了,不是嗎?

有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某天突然發布了結婚的消息,大家驚訝之於餘,私底下都議論紛紛。沒有人看好他的婚姻。

只是,跌破大家眼鏡的是,婚後的他,竟彷彿脫胎換骨,徹底變了一個人。

週末,他不再通宵達旦地玩樂,甚至連應酬也是能免則免。他的轉變,讓那些以前與他一起玩樂的朋友們很不習慣。

他們試著誘惑他,希望他如從前一般,繼續跟著他們夜夜笙歌:「每天悶在家裡多沒意思!」、「跟我們出來玩一玩,別告訴老婆,不就好了?」

可是,他都不為所動地拒絕了。

朋友們漸漸覺得無趣,卻又忍不住好奇地問:「每天乖乖上班、下班、回家,不覺得很無聊嗎?」、「結婚後你的日子過得這麼苦悶,你怎麼受得了?」

「不。」他搖搖頭:「我不但不會受不了,還覺得很快樂呢。」

有朋友不以為然地說:「唉,如果是我,我才不結婚呢!結了婚之後,被婚姻、家庭綁得死死的,一點自由都沒有。」

「因為我對『自由』的想法改變了。以前我以為隨心所欲才是自由。可是,我現在明白了……」他說:「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很多人都不能真正理解自由,自由並不僅僅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可以拒絕不做你不想做的事。

每隔一陣子,都要恭敬地拒絕許多邀約,採訪、聚會、演講……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得把時間留給自己,傾全力的做好手上的事。

再如,我需要不被人打擾的獨處時間,可以靜下來讀書、寫作、思考問題和做計畫。所以,經常關掉手機、不回覆別人來電,更少主動打電話給人,朋友一開始也抱怨連連,後來慢慢就成了習慣。

心理學家阿德勒説,「培養勇氣的第一步,就是不怕討人厭,唯有如此,才能獲得自由,活出真我。」我完全同意。當你可以勇敢拒絕別人的要求,你就自由了。

無求:不再緊張不安
人到無求,品自高。 明代 陳獻章

面對我家老闆,我說話會緊張,我甚至怕看到我家老闆,我跟其他同事說話都沒有這樣子,為什麼面對我家老闆會這樣?一位讀者問。

這問題得問你自己。當你面對一個小孩、一個工人或比你低下的人,你可以輕鬆自在。可是當你面對帥哥美女,你的老師、客戶、老闆或一個大人物,你會感到緊張,為什麼?

是不是你想從他們身上得到某些東西,也許是認可、也許是某些實質利益 或者是他們的關注或讚賞,你會想「我要怎麼表現才得宜,要怎樣才會讓他留下好印象。」你會顧慮:「這筆生意是否成交,對方會不會喜歡我。」緊張焦慮即是隨著欲求而開始的,不是嗎?

因此,去了解當你和某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心中在想什麼是很重要的。某人官大,但你不做官,官大不關你的事;某人有錢有勢,如果你不羨慕,不管別人覺得他有多麼崇高,對你來說也沒什麼了不起。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 

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蝨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氣用事起來,「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的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著一雙白眼看他:「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麼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來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這下你可願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尊重你。」

正所謂「無欲則剛」。我發覺,不論是感情或關係,愈無求的人就擁有愈大自主權。當你很在意別人,就容易患得患失;當你不在乎,別人反而在意你。

在擔任演講者,我會特別留意自己感到緊張的時刻。這表示我很在乎、擔心自己的表現。此時,我會提醒自己我的任務是來幫助大家,而不是表現自己,內心頓時如釋重負。

想一想,如果你的動機純正,沒有任何私心,內心是否變得坦蕩?當你對人無所求,又怎麼會緊張不安?

書籍簡介

領悟兩個字,找回那個微笑的自己
作者: 何權峰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5/06/24
語言:繁體中文

何權峰

醫師兼作家,同時也在大學授課,專長是腦神經科學。一九九五年他開始寫作,早期為《聯合報》、《常春月刊》、《拾穗雜誌》等撰寫醫學專欄。隨後,因接觸「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觸發了他對「心靈層面」的探究。於是何醫師改變了方向,他開始寫一些心靈成長和勵志類作品。目前他所出版的心靈勵志書,已累積至五十多本。

在台港澳、星馬、中國大陸等地區擁有眾多讀者。他的筆觸細膩,平易中顯哲理,妙趣中見智慧。對問題有很深的洞悉,不單只是「診斷問題」,同時還提供視野將心靈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如此,讀者所獲得的,就不單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全新的人生。」何醫師如是說。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尊重 乞丐 痛苦 怒氣
閱多.閱好
閱多.閱好
出版社
展開箭頭

閱讀使人生豐富,看不到的風景、吃不到的食物,就用閱讀補足吧! 在這裡我們為您挑出五花八門好文,讓您生活“閱”來越豐富。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