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沒有期待、不給壓力就是快樂成長嗎?錯了!其實家長應該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沒有期待、不給壓力就是快樂成長嗎?錯了!其實家長應該要...

沒有期待、不給壓力就是快樂成長嗎?錯了!其實家長應該要...
圖片來源:Adreamstime_s_9142582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5.04.07

因為「逼孩子考高分,要求孩子讀名校」是錯的,那麼反過來就是對的––「不給期待、不給壓力,沒有要求」就是好的教育了。––真的嗎?

類似這樣的論點,我最近有時候在一些教育改革討論社群、教育理念討論網站上看到,頻率漸增,而且來自一些自詡「先進開明」的家長。

「這間學校還不錯啊,老師們知道他們的學生 PR 值就是比較低的那一群,所以也不會期待太高,不會給壓力刁難他們,應該會讓他們順利畢業。」

「我從來不給孩子壓力,青少年的時光應該要開開心心度過。」

最近一兩年,我愈來愈常遇到有些家長這樣解讀「適性教育」––不必要求孩子表現優異,如果表現不優異,也不必憂愁,不必緊張,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了 -- 這些家長可能自認開明,而且以為我的立場也相似。

其實我的立場並不相似。

廣告

在1970年代,一位哈佛心理學系教授做了一個像是整人遊戲的實驗,告訴我們:「不給期待」並非良好的教育心態。

你以為的事,不小心就會成真

這位教授將實驗室買來的同一批老鼠,隨機分為兩籠,分別貼上標籤:一籠標上「聰明」,一籠標上 「較笨」––其實本質上,兩籠的老鼠並沒有任何差別。

教授再將這兩籠老鼠交給一批不知情的研究人員,要測牠們走迷宮的速度是否有不同。結果「標為」聰明的老鼠穿過迷宮用掉的時間,遠少於「標為」笨的老鼠,平均只用了一半的時間。

這位教授叫做羅森索(Robert Rosenthal),這是他多年來看過的最奇怪的實驗結果。接著,羅森索教授以智能研究為名義,和一個小學合作,做更進一步的實驗。

廣告

他先給這個小學中的所有學生做一次智力測驗。測驗之後,羅森索亂數隨機挑出一部分學生,列出名單,和他們的老師說:「嘿,從智力測驗的判讀中,我發現這些小朋友有特別的潛能,日後將成大器。不過,請千萬不要和他們說,我們這個研究還沒做完,之後還要來測一次。」

幾個月之後,羅林索教授回到這個小學,再一次對所有學生實施智力測驗。結果非常有趣 -- 那些被亂數挑中而列在「有特別潛能」名單上的學生,在第二次測驗之中的成績顯然比第一次要好得多。而其他那些「平凡」的學生,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相似的實驗後來被許多心理學家又做了許多次。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細節安排,結果略有不同,有時較顯著,有時不明顯。但結論可以這麼解讀:當你對於一個人有比較高的期望,他就「有可能」真的表現比較好;相對地,當外界都認為某人比較差,他有更高的可能性表現變差。

為什麼呢?

你的期待和態度,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否優秀

羅森索教授總共在哈佛當教授37年,這個實驗和它的意涵,可以說是他對心理學界最大的貢獻。

羅森索教授仔細觀察了研究人員做老鼠實驗時的各種行為細節 -- 原來是標為聰明的老鼠,實驗人員對他們比較愛護、動作比較輕柔,老鼠走迷宮時也處於正常而平靜的狀態。而標為比較笨的老鼠,研究人員對他們比較粗暴,讓老鼠處於驚嚇的狀態。研究人員的態度,影響了老鼠的心情,當然也影響了牠們走迷宮的表現。

在小學進行的實驗亦然。雖然老師們沒有明確地和學生說:你是笨蛋、妳是天才,但是在各種行為細節之中,我們不但表達了看法,而且影響至深至鉅。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當老師們相信一個學生是優秀的,對這個學生的表現與前途有所期待,和這個學生對話的時候會比較和氣、比較有耐心。他會比較常和這個學生對話討論,即使當這個學生回答錯誤或表現不佳,老師也傾向微笑以待,因為他認為那只是偶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與老師對答時比較安心、愉快,他會比較投入上課,比較願意思索困難的問題,比較傾向努力把事情做好,回應老師的信賴。

相對地,當一個老師眼中看不到學生的潛力,不寄予期待,他對學生會比較沒耐心、比較冷淡,在學生答錯問題、表現不好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出言譏刺或責備。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他也容易認定自己本來就比別人差,做錯或做不好是應該的,於是就為自己設下比較低的標準,比較容易氣餒和放棄。

「不受期待」的孩子容易放棄發揮潛力的機會,這裡的潛力甚至包括:感官能力。

低於潛力的期許,造成「做不到的習慣」

美國一位著名的盲人丹尼爾.基許,他在一歲時因為癌症而摘除了兩個眼球,陷入全盲。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後來自己發明打舌發聲,聽聲辨位,不但可以自由地在街上走,而且可以爬樹、騎單車、爬山健行,他現在是專業的教練,教導盲人習得他們本來就不必失去的生活能力。

基許之所以能和多數盲人不同,正是因為他母親的期待:他母親期待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全、自主、自由,而基許後來的人生,呼應了母親的期待。

其實最早提出這個想法的,其實是美國盲人聯盟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 ,這是一個主要由盲人組成的盲人權益倡議組織。他們認為,盲人最需要的不見得是更多福利,而是社會和家人更高的期待––只要認定他們可以過(接近)常人的生活,依此標準培養與訓練,讓他們善用聽覺和其他的輔助,盲人可以照顧自己的起居,可以安全地在路上行走,基許只是其中一個案例。

普林斯頓的社會學教授羅伯特.史考特(Robert Scott)曾經參與一個多年的大規模研究,訪談數百位盲人、做數百次現地訪查,後來寫成一本書《盲人的製造過程》。他在書中指出:許多盲人的家人擔心他們發生危險而限制他們的行動,朋友和旁人出於好心幫他們打理身旁事務,當沒有人鼓勵他們不斷嘗試克服限制,他們最終養成了「做不到的習慣」。

同樣的機制,不只影響盲人,也許更影響了:名校生。

後段班學校真正欠缺的,是「期許」而不是資源

事實是,其實名校不見得有比較大的校地、比較好的設備,老師上課品質也不見得比較優良 -- 我在全國最好的中學和大學,聽到的好課、遇到的好老師,也是少得讓人失望。差別在於,家人、社會、同儕投注於這些學生的期許,最後匯聚投射在學生的自我期許之上。

這些學生,他們日後確實比較常在內心吶喊:「我不只有這樣」,比較容易在下班後、放假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能力。他們遭遇挫折後會咬緊牙、搥牆壁,努力思考和調整方法,然後再試一次。

因此,我也見過不少在學校沒有拿過好成績的人,後來仍然闖出一番驚人事業,若了解他們的事業歷程,會發現他們抱持了對自己的高度期許 -- 這分期許有時來自於退後無路的危機感,有時來自父母家人的堅定信賴。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吧––我一點也不建議父母這樣解讀「適性教育」:你努力也好,不努力也好,表現優秀也可以,表現低劣也無妨,只要快樂就好。

我建議父母要對子女抱持高遠但開放的期待:你要努力,我由衷相信你可以非常傑出優秀,但是要在哪個方面優秀,這就交給你來決定!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沒有壓力 快樂成長 對孩子的期許 父母期望壓力 父母給的壓力 對孩子的期望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