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愛的證明題:補教界名師陳立,用16面奧賽獎牌證明「偏鄉的孩子一樣資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愛的證明題:補教界名師陳立,用16面奧賽獎牌證明「偏鄉的孩子一樣資優」

愛的證明題:補教界名師陳立,用16面奧賽獎牌證明「偏鄉的孩子一樣資優」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社
撰文者:陳立、張甄薇
暖心讀冊 2015.03.25

拉近台北南陽街和台東的天際線

2012年3月,風和日麗中,背起行囊,套上T恤,踏著晨光,陳立老師吹起了口哨,向台東出發。

在台東等待他的是一場空前盛大的頒獎典禮。在校長及老師見證下,縣長黃健庭親自頒獎表揚16位台東孩子。

他們在縣府大禮堂舞台上一字排開,緊張的握著還熱騰騰的國際戰利品─2012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公開賽金銀銅牌獎。這是台東縣有史以來,由國小學童,在國際競賽上獲得的最高榮譽!一手造就這16位台東「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國手」的幕後推手,正是陳立。一早從台北搭機南下,為的就是親眼見證台東孩子們第一次在國際數學競賽綻放光芒的這一刻。

廣告

為什麼國際奧數成為近年來各國學習競爭力,甚至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所謂「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是國際科學奧林匹亞歷史最長的賽事。1934和35年,前蘇聯率先在國內的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把這種數學競賽和體育競賽相提並論,冠以「奧林匹亞數學」的名稱,代表選手間智力較量的過程。

自1959年,第一屆奧林匹亞於羅馬尼亞舉行,參賽國包括7個東歐國家。除了1980年之外,從未中斷,參賽國目前已達100多國。

「我以為這種國際競賽,只有台北的孩子們才有機會奪牌,真沒想到我們家小璦居然也有上台領獎的這一天。二年前,她的數學常常是抱鴨蛋的啊!」獲得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銅牌楊璦菱的媽媽賈憶萍,眼眶泛著興奮的淚光。

「當年我在台東女中畢業的300多位同學中,只有3個人考上台灣大學,機率不到3%,我原本以為我們嘉峻如果跟著我繼續留在台東,未來不容易考上好的大學。現在他才國小五年級,居然能拿到數學競賽最高榮譽的國際大獎,看來,他想考醫學院的心願,真的有希望了!」

廣告

勇奪奧林匹亞數學金牌的台東國小5年級蔡嘉峻,母親洪一鳳是位單親媽媽,看到站在台上一副小大人模樣的嘉峻,壓在心頭多年獨力撫養兒女的辛酸,此刻全部一掃而空。

拿下銀牌獎的林宛靜的雙親,都是當地契作的農夫,父親捧著臉不斷憨笑,看著台上女兒領獎,一雙手長了不少繭,靦腆的神情,倒像是作夢夢到女兒正在領獎一般。

接受了縣長、校長的表揚,會後這一群孩子們衝下台,爭相和陳立老師拍照。活潑調皮的擺出各種勝利的手勢,有的人俏皮的吐舌頭,有的緊張害羞的從頭到尾握著拳頭,七嘴八舌的開始問起陳立。

「老師,我真的拿到了銀牌了耶!好高興哦!什麼時候再給我算新的練習題?下次我要拿金牌。」看著孩子們個個充滿自信,家長們激動的表情,甚至連校長、老師們都有些詫異,陳立頭一次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滿足。

任教台灣補教界逾30年,又兼具台灣最大補教連鎖機構的創辦人,可以說培育出的建中、北一女和台大生已無數,然而,不論是目睹學生們排隊入班的長龍,或是每年高掛教育集團總部前台成清交滿滿的榮譽榜,都沒有現在這一刻讓他來得更滿足。

兩年多來風雨無阻,陳立每個週末親自南下到「台東科學小菁英班」授課,當16位台東土生土長的孩子們,以超越台北、台中、高雄三大直轄市同齡孩子們的好成績,一舉拿下2012亞洲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金銀銅牌獎,這一刻,陳立知道,他親自教導出的這群台東孩子們,已經用這16面獎牌證明:偏鄉孩子和城市孩子,資質上根本沒有差距!

在此之前,台灣普遍存在著一種思考:造成教育「城鄉差距」的主因,是缺錢、是欠資源,甚至暗自懷疑偏鄉孩子資質「天生」比不上大城市的小菁英。而陳立心中最大的滿足,就在於兩年來他所帶出的台東學童,證明了只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突破「受教者的自我設限」,就有機會站上頂尖的舞台。

回想2010年,首度到台東演講的陳立,在台上突然脫口而出要到台東親自教孩子們數學。從那一刻起,陳立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感應:要以30年來在台灣北中南各地補習班的教學經驗,給台東孩子們一個學習數學的路徑。「這是神的引領!」陳立利用4年的時間,一步一腳印回應那一刻決定。

台東地處台灣最南邊,不只是全台灣,就算是道地的台東人,早就習慣用地圖上的位置「自我設限」,例如:「我們偏鄉資源差、偏鄉孩子資質也一定比不上大城市的孩子」「台東長期人口外流,沒辦法,誰叫我們就落在偏鄉」,陳立想以實際行動,做個超大型實驗,以鐵錚錚的事實「顛覆」台東人的「自我設限」。

「台東科學小菁英班」同年正式成立開課,上百位學生和家長向他學起了數學,「父母孩子共同學數學」成了台東、池上一帶「最狂熱」的社區全民運動。

2014年的現在,台東和池上「科學小菁英班」擴展成全台東最大志工組織,4年來,組織成員超過500個家庭。連隔壁的屏東縣,縣長曹啟鴻也帶著團隊親自造訪陳立台北教育總部,為屏東孩子請命,啟動「屏東科學小菁英公益教學」,一切的發展,遠遠超過陳立的想像!

歷經過去這4年,陳立有機會成為改變台東500多個家庭的「教育者」;原來透過科學小菁英的學習平台,邀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學習,「親子陪伴」的力量,竟然能讓數學零分的孩子變成國際奧數常勝軍!

而故事的開端,卻是從一個台東父母官和一位台北補教名師之間的一場論辯開始……

陪著孩子穩穩走第一哩路

在「台東科學小菁英班」志工家長中,每個週六陳立數學課都會看到一口氣帶了4個孩子來上課的沈爸。3年多了,不論風雨,從不缺課。

「陳立老師數學課,教小學生的是國中程度,你聽得懂嗎?」擔心跟不上進度的家長問。

「聽不懂。」沈爸回答。

「但是看你筆記也記了不少,上週的課你有來吧?我們正好缺課,能不能教我們?」家長問。

「我是真的不懂。」沈爸回答。

「你不是沒缺過課嗎?看你帶的孩子最多,如果聽不懂數學,回去怎麼教他們4個算數學?」家長再問。

「我雖然聽不懂數學課,但我從來不缺課,因為這樣,孩子們就沒有人敢缺課,這是我唯一能幫他們做的。」沈爸說,「學習要靠孩子自己,或是找會的同學教他;我這個做老爸的再怎麼聽不懂,都能坐在教室裡陪孩子上三年多的課,是因為我已經對孩子們做了一個承諾─要陪他們上課,剩下來關於他們自己的成績、未來的成敗,就要孩子們自己負責。」

在上百位志工家長群裡,沈爸顯得沉默寡言,但做事踏實。他不擅言辭,堅持以身作則扮演好一位父親應該承擔的角色─陪同孩子學習且從不缺課,同時以自己的行動作為孩子們的一面鏡子,敦促孩子要自動自發,成為學習課業真正的主角。

他私下自嘲自己就像是一隻台東道地的流浪狗,不論在哪兒,都能討生活。

「15歲那一年,我國中畢業,就被我爸爸趕出家門口,我永遠記得他對我說:『你已經15歲,踏出這個大門,你的生活吃穿,我一概不會再管,你要為自己以後的日子負責』。」當他艱困的說出這些話,看得出50多歲的沈爸無奈的神情裡,仍透著15歲的苦澀。

早年家境窮困,沈爸的父親長年在工廠做粗工,家中每個孩子,都在15歲那一年,被父親從家門「外放」獨立生活─不必回家吃大鍋飯,因為家裡從此沒有你的一雙筷子;也不求在外工作的孩子寄任何錢回家,一切屬於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責任義務」,就在孩子15歲那一年終結,甚至父子之間,也不需要再見面。

沈爸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爸爸也是在15歲那一年,就是以同樣的原因,被他的爺爺趕出了家門口,從此就以一個成年人,在外討生活─就像是流浪狗一般的生活。

他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太好,國中畢業前,勉強學會看中文報紙,但是要看完一整份報紙,仍有不少字都不認識;數學、英文就更不用說了,數學是自始至終都不曾聽懂過,英文也頂多學會看懂ABC26個字母,但是當一堆字母湊在一起,他不認識它們,它們也不認得他。

沈爸很清楚,自己這樣的學習能力,當然會成為日後在社會職場競爭上最大的阻力。他和當年把他「外放」於家門外的父親一樣,只能找到做粗活的工作,賺的錢只夠生活糊口。多年來,他勉勵自學,苦讀報紙,從報紙刊載許許多多台灣成功的人物故事,他終於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爺爺,為什麼都無法改變被迫要當「流浪狗」的命運。

「不讀書識字,不努力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就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說話時帶著點緊張木訥的沈爸,一字一句,艱困的說出他從報紙上讀出的「人生大道理」。

當他從孩子學校裡發回的傳單,知道有一位台北來的數學名師陳立,要來台東免費開課,沈爸有預感,這很可能是他和他的孩子們改變「流浪狗命運」的一次重要的機會。

第一,因為陳立老師說,他開的台東科學小菁英班是作公益,完全不收費,現在不收,以後若繼續開課,一樣不會收費。

以沈爸現有的工作收入,能負擔孩子們學校義務教育已是勉強,要想課外補習,強化孩子學習基礎,更是完全不可能,現在居然有來自台北補習班的名師來台東親自免費教課,這樣的機會怎能不好好把握?

第二,趁著每週六不用工作的時間,帶著自己和親戚分別讀小四和小五的兒女一起來學習,就算孩子數學程度不行,聽不懂陳立老師教的內容,但至少能讓他們多認識一些可以教懂自己數學的同學或種子教師。只要不缺課,每聽一次課,就增加一次學會數學的機會,這不正是老天免費給他們父子開了一扇窗,借「教育」改變「流浪狗」命運的機會嗎?

正因為如此,沈爸帶著他的孩子來上陳立數學課,即使從來聽不懂,沈爸勤作筆記,既不缺課,也從不上課打瞌睡;下了課,孩子聽不懂,需要其他孩子和家長幫忙解題,除了數學,沈爸對志工家長團體所有需求,一概有力出力,有求必應:舉凡台糖舊廠改建教室和數位館內部需要的工程、備料和硬體建設,包括所有水電管線、空調照明、電腦裝修或黑板、課桌椅,都由他和一群擅長五金、水電的志工家長們一手包辦。

除了採購的基本材料成本,他和其他水電工出身的家長們負擔不起,得仰仗陳立老師自掏腰包外,其他如開車一起接送學童,維護教室秩序,只要志工家長的團體有需求,「出人力」能解決的,他和其他具有工程技能的學生家長,一定群策群力,以最快的速度和工程品質良率,共同完成。

成為「小菁英班」最「鐵桿」的志工家長,沈爸除了感念陳立老師願意在每個週六趕來台東,為地方上孩子們的學習無私付出,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幾十位和他一樣,關心自己孩子教育前途,卻對於如何改善學習成績束手無策的志工家長。

大家因志工組織的共同合作,彼此產生忠貞的革命感情,成了相互觀照的好友,大家不只心甘情願為「小菁英班」作一切付出,在好友彼此引介下,工作上也增加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出路。

沈爸發現,他不再一直將自己和孩子們歸類於「流浪狗命運」的惡性循環了!

受限於天生資質,或許孩子們的在校成績,不一定能產生巨大的翻轉,但至少他們的課業已在點點滴滴進步中,更何況,他們已經開始和全亞洲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得獎的那群資優生一起討論功課、不受歧視的開心做朋友。

「我沒有辦法改變我的孩子天生的腦袋,但我至少能讓他們看到,做一個爸爸應該要負的責任。」沈爸在一次志工家長的團體分享裡,公開他心裡最真誠的想法。

他以從不缺課,身體力行,讓孩子們不敢隨便在課堂上缺席,來回報一位台北老師自掏腰包來台東教課的心意;也以全程聽不太懂數學,卻仍舊在課堂上不打瞌睡、認真抄筆記,以身作則,讓孩子們知道爸爸即使不能代他們考試、升學,但只要他們願意學習,爸爸一定陪在他們身邊,跟他們一起奮戰到底。

4年即將過去,孩子們成績每一天都有進步,當然,沈爸知道,這些「進步成績」,和將來想要考上台成清交這類名校的目標,還有好大一段距離!不過,哪怕未來他的孩子連一間名校都無法考取,對於他們曾在「小菁英班」全程參與、全力投入的,他一點都不覺得後悔可惜。

「曾當過台灣股王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當年來台灣時只是個香港難民,要不是後來在台灣考上大學,結識他一生的貴人─他的好同學溫世仁(已故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曾與林百里共同研發台灣自製第一台電腦,後共同創業),今天的林百里,可能還在東南亞某個角落賣冰。」沈爸強調。

用多年從報紙上讀來的資訊,表達4年來參與科學小菁英志工家長的最真實的心情。他知道,在這4年的全心參與中,他和他的孩子們,正在悄悄改變注定要成為「流浪狗」的命運。


書籍簡介





書名:以愛翻轉生命的數學課:陳立與500個家庭的教育奇蹟

作者:陳立、張甄薇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2月26日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陳立老師 陳立 台中陳立補習班評價 陳立台北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