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教育的悲哀:看到外國的就想抄,怎麼「翻轉」都沒用!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台灣教育的悲哀:看到外國的就想抄,怎麼「翻轉」都沒用!

台灣教育的悲哀:看到外國的就想抄,怎麼「翻轉」都沒用!
圖片來源:Christopher Sessums@flickr, CC BY-SA 2.0
撰文者:李明洋
獨立觀點 2015.03.23

這一年多來,我試著將國外的教育新聞和評論翻譯成中文,刊登在網路上,讓更多國人能瞭解國外的最新動態及時事。

在這段期間,有不少網友寫信給我,跟我談到,看過了這些訊息後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尤其是關於美國教育的部分,更是和他們以往的想法非常不同:「美國不是很好嗎?」、「美國的大學不是世界上屬一屬二的嗎?」、「我們以前的教授都是去美國留學的,美國的教育應該是很棒的啊!?」、「美國學生沒多少作業的,不是嗎?」、「美國學生不考試的,不是嗎?」、「美國教育風氣很自由的啊!」…。

如果大家仍有上述的想法,那就表示臺灣的「教育灌輸」非常成功,早已將國人的思想洗腦得非常徹底,但這也正是臺灣教育失敗的具體呈現,更是臺灣人的悲劇。

廣告

從國外引進的教育模式就是好的嗎?

臺灣的教育界有一種現象,那就是過一陣子就會冒出一些名堂,說是從國外引進的,說是世界的潮流,國際的趨勢;而且,這些提出者往往只說這東西的好處,從不說這些東西的壞處。結果說穿了,這所謂的國外、世界、國際,常常指的就是美國;這些東西真有那麼好嗎?還原事實真相後,往往結果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就拿美國的基礎教育來說吧!

很多人都說美國的基礎教育非常成功,所以許多做父母的想方設法地把孩子送去美國讀小學,讀中學,然後繼續讀大學、研究所,最後乾脆定居美國,把一家大小都移民過去最好。但美國的基礎教育真有這麼好嗎?事實上,從這幾年國際學者出版的書籍,美國的報章雜誌、國際評量結果,以及廣見於美國學者網站上的諸多教育評論,幾乎都可以發現,美國教育依舊持續不公平與不均質,非但沒有起色,反而更加惡化。

美國基礎教育早自上個世紀80年代後,就一路朝向商業模式的路線走,從雷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一直到現在的歐巴馬,幾乎沒有改變這個路線。一些商業界的重量級人士一直都與政界人士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觸與不錯的關係,尤其這幾年高科技產業的興起,更是對美國教育界起著呼風喚雨的影響力。

廣告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鞏固了美國領導世界經濟的地位,從而成為多數西方國家及部分東方國家的盟主,所以許多國家的諸多政策(包括教育政策在內)幾乎都深受美國影響,做為美國「長期盟友」的臺灣當然也不能倖免。

既然身為美國的盟友,凡事都得靠盟主的幫忙,所以許多主事者和既得利益者當然得擁護盟主,有意無意地透過各種管道(學校教育、報章雜誌、政府文宣、電影媒體…)灌輸國人認同美國的各種做法,所以美國教育當然非好不可。因為對這些既得利益者來說,和美國打好關係,不管在政治上,在商業上,還是對於個人的升官發財,甚至是身家性命都會有很多好處。

不說別的,我們的許多教育學者不都是從美國回來的嗎?但真正對美國教育有通盤了解,有深入研究,有了解事情原委的,真的願意說真話的,真的具有匡濟社會胸襟的學者又有幾個?大多數留學美國的教育學者不也都是一面倒的說美國好,歌功頌德嗎?其實,這就是人性,賣東西的人自然要吹捧自己賣的東西好,即使明知自己的東西是瑕疵品,也得硬著頭皮說好,否則怎會有人願意上門(當)呢?所以,臺灣留學美國的人,靠著美國獲得好處的人比比皆是,不論是在政界、商界及學術界,美國派的勢力真可說是無所不在,也因此,臺灣的許多政策都可以看到美國的影子。

「建構式數學」從全面推動到全面停辦,誰該負責?

這種遵奉美國的現象,在臺灣的教育界尤其嚴重,想當初臺灣引進了建構式數學的時候,不就有那麼一群人每天歌功頌德建構式數學的好,把建構式數學當成臺灣學子數學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嗎?又如當年決議廣開師資培育大門的那些人,不也是終日歌功頌德,大談臺灣的師資培育也得遵照美國自由市場的路線,才能在眾多候選人中選出真正優秀的教師嗎?而當初在提出廣設大學的構想時,不也是有那麼一些人堅持遵循美國路線,認為要讓人人有大學可唸,才能大幅度提升國人的教育素養嗎?不只過去遵奉美國,即使到現在依然如故,例如現今炒得非常熱的教師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翻轉教室、公辦民營學校(特許學校)…這些不都是從美國來的嗎?但我們幾乎都只聽到推行者及追隨者對這些措施的正面評價,又有多少人會去談談這些措施背後的來由與問題呢?

如同這幾年臺灣特教界風行著一種宣稱可以治癒無口語或低口語的「促進溝通訓練法」,其實這只不過是30幾年前在美國上演過的老把戲,而且早已被美國的學術界給全盤否決了,但如今臺灣居然有無數的人信奉這套方法,為什麼呢?因為推行者只說這東西好,說是美國、澳洲來的,偏偏更多追隨者不去瞭解事情原委,甘願被牽著鼻子走!

然而,當發生問題,窒礙不通,甚至全盤失敗時,又有誰真的願意出來坦承錯誤,解決問題呢?建構式數學全面推行才幾年的光景,問題就接二連三的發生,最後還全面停辦,結果當初那些大力吹捧的人到底都跑哪去了呢?師資培育多元化的結果是造成現今7萬多名流浪教師,如此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當初的那群人有哪個跳出來收拾殘局呢?又廣設大學的後果就是造成如今大學經費拮據,導致相互殘殺,關門大吉者逐漸湧現的惡果,這個錯誤的教育政策,當初的那群人又有誰要出來扛呢?

我們臺灣的教育界就是如此封閉而單向,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翻轉風潮」:我們到底在翻轉什麼?

臺灣教育界之如此封閉又單向,英語教育絕對脫離不了關係。我們只要稍微觀察,就可以發現許多臺灣人平常幾乎不會去接觸原文的資訊,甚至非常排斥閱讀與接觸英語,大多是依賴翻譯的資訊來瞭解國外的動態。可以說如果沒有翻譯,就幾乎不知道國外的教育發生了哪些事,舉凡遇到英語,就會推說:「我語言不通」、「我外語能力不好!」但仔細思量,我們國人從國民教育階段,有些人甚至從學前教育階段就接觸英語,而且一直到大學都還安排英語通識課程,而且不少人在指考、學測的英語考試成績都不差,結果到頭來卻是如此排斥英語,甚至痛恨英語,這難道不足以說明臺灣教育的失敗?難道不是臺灣學子的悲哀嗎?這又是多大的諷刺啊!

近來臺灣的教育界颳起了一股「翻轉」風潮,凡事都要翻轉,但我們若仔細檢視,就會發現其實臺灣教育真的有翻轉嗎?沒有!就算有,那也只是表面翻轉,其實人民的思維仍舊沒有翻轉。若要真正翻轉,那就要先捫心自問:自己對於教育的本質究竟抱著什麼樣的看法?究竟何謂理想的教育環境?究竟願不願意坦然面對自己外語能力的不足,並願意努力加以改善?究竟願不願意去接觸國外的第一手資訊,藉此瞭解從國外引進的各種教育政策與作法的原委與真相,進而跳脫既定的框架,從而檢視自身的教育現場與政策?以及究竟願不願意認真的去著手改善自己甚至周邊的一切人、事、物呢?

教育的本質一直都沒變,好的教育體系根本不需要翻轉,就像Pasi Sahlberg揭示的,好的教育體質是絕對不會被奉行美、英路線的「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 GERM)」的病毒給感染。唯有那些已經被GERM病毒感染,致使體質非常不好的教育體系才會一天到晚喊著翻轉,一天到晚喊著追求卓越。但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場自欺而欺不了人的騙局。因為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來,那不過是在既定框架裡所做的無謂掙扎而已!

臺灣教育真能擁有光明的未來嗎?那就要看臺灣人能否跳脫目前的教育框架,跳脫舊的思維,真正朝著教育的本質去努力,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讓臺灣的教育回歸到正確的路上。

原文出處:跳脫既定框架,迎向光明未來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灣 教育 台灣教育 外國教育 台灣教育 國外教育方式 國外教育 台灣教育失敗 台灣的教育方式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