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火車性派對與黑猩猩有關係?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火車性派對與黑猩猩有關係?

火車性派對與黑猩猩有關係?
(來源:網頁截圖)
撰文者:Portnoy
PanSci 泛科學網 2012.03.05

最近火車性派對的新聞很紅,雖然我實在不知道一群人在密閉空間性交、既沒吸毒、又沒性交易,參加者也都到達法律上可自由性交的年齡,到底是為什麼警方會如此大動作拘提相關人等,到底是犯了什麼法?而台灣以窺淫跟嗜血著名的八卦媒體又是憑什麼將這件事妖魔化到天理不容的境界?

於是我想起了人類的近親巴諾布猿(Bonobo,或稱倭黑猩猩,學名:Pan paniscus)。瀕臨絕種、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河流域的巴諾布猿,與人類的DNA差異僅有0.6%到2%。巴諾布猿以其和諧、友善、分享的社群相處模式著稱。跟一般黑猩猩社群不同,巴諾布猿由母猿主導社群,擁有較高的地位,與公猿之間鮮少發生衝突,成年的公猿也對社群中的幼獸非常寬容,而且公猿的社群地位來自於其母親的地位,母子之間有緊密的連繫,剛成熟的公猿想跟其他母猿交配,還得靠母親牽線跟指導

而即使如此,巴諾布猿的社群階級重要性也比其他靈長類的低,不會有稍微觸犯就得針鋒相對的情形。理由只有一個:性愛。

廣告

性愛是維繫社群和諧的重要關鍵。對巴諾布猿來說,異性與同性間做愛或各種性行為就跟握手一樣尋常,因此社群非常和諧。要是偶有衝突,也用性交來和好。而最讓人驚訝的是,巴諾布猿性交時是會採取面對面體位,眼睛看著對方,這在靈長類之中是很少見的。其他如親吻、口交、母猿之間互相摩擦陰部(genital-genital rubbing)都是少見於其他靈長類的行為。

性交不限於同社群中,就跟我們也會跟陌生人握手一樣。除了母子,年齡跟性別都不是限制條件。當他們找到新的食物來源跟良好的棲息地,通常第一件事就是來場大群交,科學家猜測此舉可以消除壓力、讓覓食活動和諧。

為何普遍發生在其他動物中的「雄性殺子」或驅逐行為不會發生在巴諾布猿社群中呢?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群交亂交社群體制讓公猿無法判斷哪個是自己的子嗣,因此也不太在乎如何維繫自己血緣後代的優勢,唯一的問題是母猿得完全負擔撫養的責任,不過在社群的支持下也不太困難,當然也不會被冷言冷語。

儘管公猿比母猿來得有力量,但是母猿透過互相摩擦陰部的社交行為結合成團結的「姊妹會」,聯手對付公猿。年輕的母猿通常會離開原社群,透過性儀式加入新的社群,也因此增加了基因的多元性。

廣告

當然,公猿之間也會互相「玩來玩去」,最有趣的是發現兩隻公猿手抓住樹幹吊在半空中,面對面用陰莖「鬥劍」。這或許不稀奇,畢竟巴諾布猿之間百分之75的性行為跟生殖無關,而幾乎百分之百的倭黑猩猩都是雙性戀(以人類的定義來說啦)。

Brain Hare在PopTech的演講中就感嘆「人類是否輸給了巴諾布猿」,我們的演化是否出了錯?:

 

再看看NGC拍攝的非洲的野性猿妻 (Wild Wives of Africa):

也別錯過BBC的做愛別打仗(Make Love not War)

美國科學史學家Michael Shermer引述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家藍翰的說法,認為人類在過去兩萬年間變得更「居家」、族群變大,使得選汰壓力下降,群體內的攻擊性降低。我們的顎部與牙齒比我們的祖先小、一年到頭都是繁殖期,擁有豐富得驚人的性生活,就跟巴諾布猿類似。另外,人類大腦額葉邊緣皮質的第13區(被認為與侵略性有關),其大小與巴諾布猿的相對應區域較為類似,而與黑猩猩差異較大。

當然,我們的身體適合與巴諾布猿過一樣的生活,並不代表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是錯的,或必須要改變。但起碼我們該更有雅量:當別人想偶爾來點巴諾布猿式聚會時,只要沒侵犯到你我,那又何妨?

延伸閱讀:
動物愛愛狂想曲
Bonobo Sex and Society by B. M. de Waal
I don’t want to be a Bonobo-APE
Homosexual Activity Among Animals Stirs Debate
BBC Nature-Bonobo
人類的近親──黑猩猩與巴諾布猿
野蠻的人類終將滅亡?

本文獲PanSci泛科學網作者Portnoy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巴諾布猿 社群 性愛 DNA 火車性派對 靈長類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展開箭頭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