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個沒讀過大學、愛玩衝浪的高中畢業生,竟靠發明「針筒」獲頒博士!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一個沒讀過大學、愛玩衝浪的高中畢業生,竟靠發明「針筒」獲頒博士!

一個沒讀過大學、愛玩衝浪的高中畢業生,竟靠發明「針筒」獲頒博士!
圖片來源:Victor@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5.03.02

現在,每年130萬人因為完全可以避免的傳染疾病而死––但,有一個醫療器材可能是他們的救星,BBC、TED、經濟學人,都免費幫它宣傳推廣,支持全世界的醫療體系多加購買使用,它的發明人也被譽為當今公共衛生領域的英雄之一。

這位英雄不是博士,不是醫生,沒有讀過醫學院,甚至沒讀過大學。他的故事,也許值得許多拼死拼活希望讀醫科救人生命的年輕人思考––他叫做馬克.寇斯卡(Marc Koska)。

圖片來源:http://www.crawleynews.co.uk/

每年台灣都有成千上萬優秀學生,懷抱「救人生命、護人健康」的志向,拼死命讀書補習,希望能考上醫學院,日後成為醫生。其實,我們都可以再想想,什麼樣的人可以「救人性命」,而這樣的人又該如何培養?常見的想像是,這樣的人應該是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可能還是個博士,任職於大型醫院或聲譽卓著的研究機構。

廣告

其實不一定。

衝浪男孩看完報紙驚呆了,之後全力研究針筒

寇斯卡1961年生於英國,曾畢業於頗富盛名的司鐸中學(Stowe School),但不願繼續就讀大學。18歲後,他開始到倫敦、歐洲、美國等地旅行,在當地就做些臨時工。他曾在加勒比海列島待過好一段時間,主業是在蔚藍的大海上衝浪,副業是在當地的法院打些零工(例如整理證據、資料等)。

那幾年,據寇斯卡本人說,他的生活目標就只是遊玩,他所擅長創造的東西只有「藉口」,而且對醫療衛生「全然無知」––直到23歲。那一年,他從報紙上看到一則專題報導––每年超過一百萬人,死於重複使用針頭所感染的疾病,例如愛滋病、B型和C型肝炎。

其實直至今日,在施打毒品的群體之間,以及貧窮的人民之間,為了節省花費,重複使用針頭仍相當常見。BBC最近就有一篇專題報導,關於柬埔寨一位無照醫師重複使用針頭,結果造成當地大量病患感染HIV病毒,從小孩到老祖母,從主婦到尼姑,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岳母、大嫂、兒孫。

廣告

看到這些事實,寇斯卡當時驚呆了:阻止針頭重複使用,原來這麼重要,但這件看起來不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海灘男孩自學傳染病學與塑料製造,創業貢獻獲頒榮譽博士

於是,寇斯卡開始學習關於傳染病的知識。他閱讀身邊一切找得到的醫療書籍,了解病毒傳染的原理、學習公共衛生政策。寇斯卡最後成了針筒的專家,因為他找了各種針筒專利詳加研究,走訪大量針筒工廠,並且研究塑膠注射成形的技術。最後,他知道要如何改良針筒了。

寇斯卡創了一間公司:星辰針筒,他設計的針筒,只要用過之後,就會自動卡住,若要把活塞向後拉,活塞就會脫落,再也塞不回去––絕對只能使用一次。他設計的針筒,和一般的針筒用一樣的材料,並且使用方法完全一樣,生產製造方式只有一點點小變化,所以製造上幾乎沒有增加成本,對使用者也沒有造成不便。

圖片來源:http://www.starsyringe.com/product-k1.htm

寇斯卡研發的針筒,和一般的針筒…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 到今天,寇斯卡設計與銷售的針筒,每星期就用掉幾百萬支 (顯然是好生意);每年,這類針筒(後來也有同業仿照)用掉10億多支––但還是太少,因為只佔每年全球針筒用量十分之一。為了提升全球對「針筒風險」的意識,寇斯卡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Safepoint,在全球推廣安全針筒,改變醫生和病患的行為。

寇斯卡的事業,不但帶給他本人富裕,幫助了全球不知如何數計的人,並且為他帶來了大量肯定和榮譽––他得到2004年英國年度最佳發明獎、2005年英國年度企業家大獎、2006年的女皇獎、2011年經濟學人雜誌發明獎(社會經濟類),此外,英國兩間大學還頒給他榮譽博士。

救人生命、守護健康,不只一種人,不只一條路

寇斯卡是個極有啟發意義的例子。

什麼樣的人可以救人性命?什麼樣的事業可以守護人們的健康?什麼樣的過程可以把人變或醫療領域的英雄?

救人性命的不只醫生,因為醫療本來就是一個群體的事業。外科醫學史上,最大的兩個進步,都不是醫生的功勞:抗生素讓醫生有武器可以對抗細菌感染,而抗生素的發現人是細菌學教授弗萊明;可拋棄式的橡膠手套,讓開刀的時候醫生的手(再怎麼洗都還是有細菌)不直接碰觸病人的內臟,減少感染的風險;而橡膠製造科技之父是另一個自學而成的化工專家查爾斯.古德意 (Charles Goodyear)。


對外科手術貢獻卓著的化工專家:查爾斯.古德意 

守護人們健康的不只有醫生,因為健康是一個更廣大的概念。賣健康的食品(不加爛料廢油)也是守護健康,提升正確的運動風氣也是守護健康,當然,創一個改造針筒的事業,防止重複使用傳染疾病,也是守護健康。

醫療領域中偉大可敬的英雄不只是醫生,也包括了醫療儀器的發明者、新藥開發研究人員,還有寇司卡這類改善醫療器材的創業家。優秀的醫生能把病患醫好,但其他醫療領域的可敬英雄,可能讓人保持健康不成為病患 -- 從某個方面來說,他們偉大程度絕不小於醫生。而這些人,他們來自各種各樣的教育背景,包括商業、製造業、電子工程、食品營養,以及(像寇司卡)高中畢業生。

讀了醫學院而沒有使命感,可能變成從健保體系坑錢的醫療蛀蟲;若有使命感,即使沒有讀醫學院,也可以透過學習和創造,找到貢獻力量的切入點。

有志於濟世救人的同學們,只能拼死命擠醫學系窄門嗎?或者,可以先抬起頭,看看世界有多麼多元和廣大?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沒讀 林虹佑醫師 大針筒 marc koska 針筒 畢業生 畢業筒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