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未來iPhone可能用機器人製造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未來iPhone可能用機器人製造

撰文者:坂田亮太郎
日經科技報 2012.02.29

--本文由日經BP社日經 Techon logo特別提供

使用廉價勞動力的「世界工廠」模式崩潰,大變革的浪潮即將到來。工廠將投入大量最尖端機器人,未來的iPhone或許將出自機器人之手。在「人手不足」和高齡化引發的社會變中,可看到日本企業的商機。

富士康下的大賭注

廣告

2011年7月,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設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宣佈,「將在3年內添置100萬台機器人」時,中國大陸媒體多以冷淡的口氣報導。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該公司因嚴峻的勞動環境,從2010年開始就不斷有員工自殺,吸引了全世界媒體的關注。

鴻海精密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EMS(電子產品代工生產服務)企業,為Dell、Sony和蘋果等公司代工電子產品,包含iPhone和iPad皆為鴻海代工製造。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17個省份中設有26個生產基地,員工人數超過100萬。因為其是來自台灣的受人矚目的企業,短時間內又有10多名大陸員工自殺,引發了大陸媒體的窮追猛打。

廣告

對被抨擊為「血汗工廠」的富士康提出的100萬機器人計劃,諷刺挖苦之聲不絕,諸如「是因為招不到工人,所以要用機器人補缺」等等。
其實大量採用機器人的計劃並非肇始於自殺問題。在那之前,富士康就一直在大量聘用機器人方面的技術人員,在內部成立機器人製造部門,穩步推動著生產的自動化計劃。

富士康的生產線已經採用了1萬多臺擔任簡單作業的機器人。為該公司的自動化計劃供應相關元件的歐姆龍中國的井田敬規部長就目睹了那番景象。「作為生產中心的深圳工廠裡集中了來自全世界的機器人。大概是富士康為了測試哪款機器人更適合自己的生產線」井田說。

在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富士康是採用「大量雇用農民工生產廉價產品,向已開發國家出口」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正因為雇用著100萬員工,面對迫近的用人荒和工資上漲的危機,富士康才提前採取了行動,並且把擺脫「世界工廠」模式作為了目標。

台灣企業的決策暗示著一個事實——即使廉價勞動力消失,企業也不能離開中國大陸。工人費上漲另一方面也就意味著購買力的上升。擁有13億人的消費市場終將有與已開發國家相當的購買力。

既然如此,就在中國建設最先進的生產基地,向更加龐大的「世界市場」直接供應商品好了。於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的董事長郭台銘決定以新的發展模式為目標,實施大轉型。

從2012年開始,富士康將以平均每天1000台,全年30萬台以上的速度採用機器人,推動生產線的自動化。據稱,今後3年間,將向自動化投資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700億元)。這對集團總銷售額為2.99兆新台幣的公司而言,負擔是很沉重的。 (佔總銷售額約15.7%)
但是,在人口動態和就業形勢瞬息萬變的中國,投入大量人員的生產方法無疑將走到盡頭。

這個算盤十分精明。該公司使用的簡易機器人的價格約為每台10萬元。而農民工的工資是一年3萬~4萬元,機器人的成本相當於3個人的年收入。但是,如果機器人24小時工作,其產量有望達到8小時勞動的3倍。也就是說,只需1年就可以收回初期投資。

當然,機器人化也還存在課題:目前機器人能夠完成的工作有限,日本的製造業甚至還有與自動化迥然不同的生產方式,即「未來工廠」以作業人員的多能化為基礎的動向。而且,機器人每次更改工作內容都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一定能保證低成本。

面對這樣的課題,富士康之所以還是決定要邁向機器人化,恐怕是因為用人荒導致了「世界工廠」模式的崩潰。而且,機器人化的浪潮還在向整個中國擴展。一些日本企業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動向並採取了行動。

歐力士已經開始「派遣機器人員工」

在東北的吉林省長春市一帶是中國大型國有汽車廠商——第一汽車集團的大本營。

向第一汽車供應卡車元件的長春市泓軒機械設備,2011年12月運來了4台嶄新的焊接機器人。室外只有零下20度,工廠裏也冰冷刺骨。在呼著哈氣的施工人員的注視下,機器人靈活地操作著6個焊接部位。看到這番景象的總經理陶慶軒長舒了一口氣。

「這樣就不用擔心用人荒了」。在這個地區,施工人員短缺的現象也日趨嚴重。尤其是焊工更是長期不足,有時一名焊工同時要給多家工廠幹活。3年前,月薪4000元就能招到熟練工,但如今就算出8000元也招不到。

看來找人是無望了。——剛想到這裡,第一汽車就提出了改由機器人進行焊接的要求。這是因為他們對焊接品質為作業人員的水準所左右的現象感到擔心。

陶慶軒雖然下定決心採用機器人,但卻遭遇了成本這個大問題。最新型的焊接機器人1台需要80萬元,對於員工不到100人的中小企業而言負擔過於沉重。因此,他決定以月為單位租用機器人。

出租方是歐力士租賃,是向企業出租電子測量器和個人電腦等的歐力士旗下的集團公司。該公司2004年進駐中國,也視察過承租方的生產一線。在洞察到機器人需求激增的動向後,該公司於2011年在中國率先推出了機器人租借業務。月租金設定為機器人價格的5%,只需20個月即可收回初期投資。

「3年內將把『派遣機器人』增加到1000台」歐力士租賃的營業部長飯田弘介說。

租借給中國工廠的機器人來自日本企業。在汽車生產線用垂直多關節機器人領域擁有高佔有率的安川電機,提供從製造到技術支援的一系列服務。

安川電機的目的是乘中國生產一線轉型之際,一舉把自己的機器人大量送上生產線。因此,安川電機機器人業務部長西川清吾並不執著於銷售。
「最重要的是讓客戶使用,只要客戶認可我們的價值,總有一天會轉化成銷售業績」。

日本製造業的十字路口

「世界工廠」從人海戰術向機器人化轉型帶來了強大的衝擊。國際機器人聯盟預測,在2014年之前,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而且中國市場需要的是最尖端的技術。多功能多關節機器人2014年的全球需求估計為16.67萬餘臺,其中約2成,也就是3萬多臺預計將進入中國的工廠。

對於日本的製造業來說,這也將演變為一個巨大的分叉點。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日本企業擁有壓倒性的地位。安川電機、發那科與德國KUKA機器人、瑞士ABB上演著激烈的佔有率爭奪戰。緊隨其後的還有大阪變壓器和松下等4家日本企業。南韓和中國的企業雖然也生產工業機器人,但與前幾名相比影響力較為薄弱。

機器人產業涉及的範圍廣泛。在元件方面,歐姆龍和三菱電機等日本企業把持著高佔有率。能否搭上中國製造業轉型的浪潮,對於日本企業的效益將影響巨大。

為了抓住中國爆發式的需求,日本相關企業決定實施鉅額投資。安川電機此前一直把工業機器人的生產集中在北九州市的工廠,但現在已經做出了在江蘇省常州市建設新工廠的決定。新工廠將於2013年3月開始生產,開始的年產量預計為6000台。

發那科的打算則是貫徹「日本製造」。該公司將堅持在總部所在的山梨縣生產,2011年12月剛剛強化了最新設備。依靠「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未來型工廠,成本競爭力正在飛躍性提高。

因用人荒,中國的製造工人的身影將從消失,從而化身為「無人工廠」。這樣的未來或許即將成為現實。在這種未來前景下,日本企業能夠向中國輸送多少自己的「派遣機器人員工」?如果行動遲緩,中國自己的機器人產業就會崛起。如今,富士康就已經在著手自行開發並生產機器人了。


租賃機器人設計為可以利用堆高機搬運

目前已經出現了這樣變化的先兆。

2009年12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訪日之際,視察的唯一企業便是安川電機的機器人工廠。預計將擔任新一屆國家主席習近平無疑已經明確地意識到了「中國機器人工廠」的未來,並且將瞄準這個歷史的轉捩點,舉全國之力一決勝負。 (未完待續 記者:坂田亮太郎,北京支局 )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鴻海 機器人 第一汽車 中國 安川電機 歐力士 富士康
日經科技報
日經科技報
日經BP技術在線
展開箭頭

科技最趨勢每日精選由日經BP社技術在線網站提供的最新、最專業科技技術報導。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