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美國中學可以在家考試?因為美國人認為「誠實」是一種能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美國中學可以在家考試?因為美國人認為「誠實」是一種能力!

美國中學可以在家考試?因為美國人認為「誠實」是一種能力!
圖片來源:Alberto G.@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黃俐雅

我女兒跟她的表妹是就讀於美國東部的中學生,有時會帶考卷回家寫,那考卷不是家庭作業,是會登錄到成績單的平常考試。有次我不知道她的表妹「正在考試中」,一靠近書桌,她趕忙揮手要我離開,她嚴肅急亂的表情把我嚇一跳,我只是由廚房路過想打個招呼而已,那對我真是個震撼教育。

我女兒首次在家考試是在開學三週後,她帶回老師發的一份切結書,上面寫:我會誠實寫考卷,不問家人,不翻書,不透過電話、手機、 網路、電算機與同學溝通或查資料(可以用電算機計算的會註明)。有誠實做到就在切結書上簽名,隔天與考卷一起交出,後續的在家考試就不用簽切結書了!

學校的期中與期末考,同班同學考的科目不太一樣,考前同學們見面的問候語常是「你明天考什麼?」。同班同學,Home room,只有上課前的十幾分鐘聚在一起談話,第一堂課開始各自跑班,每人選的課不一樣,部分還有降級或跳級學習,所以相互的稱呼是 Home room 同學或某科目同學。大考一天只考兩科,由校方在考前抽籤並公告順序,亞洲的國際學生都驚呼不可思議:如果第一天考的是上課課表上的的第三與四堂,第二天考的是第一與五堂,若有人課表的數學排在第一堂,就可以問數學課排第三堂的人,因為考卷一樣,而有人早一天先考了。

廣告

女兒說,國際學生中部分中國學生會作弊,他們不只公開談自己動的手腳,還覺得美國人笨笨的。儘管老師有抓到部分舞弊的,也頭痛於如何讓學生誠實考試,卻沒有取消在家考或考試時禁止國際學生用翻譯機(理由是:既然是考物理就不是考英文,是要考懂不懂物理,擔心國際學生因不理解部分單字而損及應考的表現。)

女兒曾分享一段對話:有中國的同學問已考過歷史的美國同學「難嗎?」「還好!」「考些什麼?」「嗯⋯⋯內容有點難,但你慢慢想就可以想出一些來!」「喔?」 「是真的有些難,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接著他信心滿滿的說「應該可以及格!」

幾位亞裔的同學噗嗤笑出來,他卻了然於心的說:「及格對你們來說是不夠好啦!雖然我實在搞不懂這明明是我們的歷史!你們卻總得高分。」我真心欣賞這位學生不協助舞弊的能力與自信。

若說很多大人認為「分數高於一切」,或許有人不服氣,但如果問「面對一個學業不佳的孩子,有多少家長還覺得有面子並對他將來有信心」?答案就昭然若揭了!參加班親會時,我們會因為孩子學科成績差但善體人意而意氣風發嗎?我們當中,在乎分數多於好行為的大有人在,這態度也深深影響了孩子。

廣告

聽女兒轉述時,我不禁在想,為何中國學生的作弊這麼嚴重?我猜想專制體制中,「人」一直被家國工具化,以致當人成了分數的工具,也沒啥覺察了。這當中還包括集體主義,個人行為成了家族與國家之榮辱,最妙的是,因為分攤出去了,就是說個人依附於團體了,一些會帶來個人羞恥感的行為(如作弊),反倒可以沖淡了,依附進團體的榮耀裡無需特別在意了。另一個因素還可能是:當多數國民還有溫飽問題時,依馬斯洛的五大需求來看,要自尊當然還得先有安全感(註: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低級需求到高級需求分別是:生理、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

我還想著一個問題:為何學校不取消可能舞弊的空間與工具(在家進行與使用翻譯機或電算機)?學校在捍衛什麼價值?

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常看見的是,如果學生沒有能力自律,作弊了,那麼會有人說,他沒有資格被信任、被尊重,於是,用其他外在控制方式,恐嚇限制他,無法作弊。流行的說法是:會作弊,代表學生還不懂得尊重,為什麼還要尊重他?說起來,我們連孩子尊重頭髮的能力,都不信任呢。

我猜在家考試與大考的排法能行之有年,是學校不把學生當賊防,學生彼此之間絕多數也不舞弊,除了是誠實教育,也是法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學校從不公佈分數與排名,因為成績是很個人的學習狀態,不是證明人有沒有用的量尺,或者說一個學校認為能維持這樣的制度,比起分數,更貼近教育吧!

除了校規、國家政策與媒體訊息在影響孩子,他身邊的大人能敏感於人類演化中的進化與退化因子,將啟發孩子有限時空中的心智能力,而能誠實、能客觀看待事情,更趨近於「教育」吧。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札記》試圖用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和角度來解讀「教育」,在掌握台灣本土社會脈動與兼具國際視野下,將教育改革與家庭生活結合,並引導社會對人文生活環境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

每期均含特別報導、教育線上的父母/教師與孩子、教育時事評析等與社會脈動、教育議題相關的討論。對校園現場的描繪、對師生授教與受教心聲的體會、對教學態度與理念的深刻反省、對「人」更真實的理解及對現存社會問題的探討。

《人本教育札記》不在尋求單一的共識、灌輸相同的教化規條,而是要透過辯證與自主思考,為台灣的教育開啟更多元的可能。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中學 美國人 考試 誠實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基金會
展開箭頭

《人本教育札記》試圖用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和角度來解讀「教育」,在掌握台灣本土社會脈動與兼具國際視野下,將教育改革與家庭生活結合,並引導社會對人文生活環境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

每期均含特別報導、教育線上的父母/教師與孩子、教育時事評析等與社會脈動、教育議題相關的討論。對校園現場的描繪、對師生授教與受教心聲的體會、對教學態度與理念的深刻反省、對人更真實的理解與整體的呈現、及對現存社會問題的探討。

《人本教育札記》不在尋求單一的共識、灌輸相同的教化規條,而是要透過辯證與自主思考,為台灣的教育開啟更多元的可能。

http://hef.yam.org.tw/product.html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