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什麼是「升級版」的官商勾結!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什麼是「升級版」的官商勾結!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什麼是「升級版」的官商勾結!
來源:ThomaStudio@flickr, CC BY-SA 2.0
撰文者:約翰之聲
財經異言堂 2015.01.21

要寫在最前頭的是,感謝新上任的柯文哲市長,讓全台灣民眾看清楚,原來在台灣,BOT不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而是「Burden(負擔) OF Taiwan」。

還記得金融海嘯那一年後台灣最夯的電影叫做「海角七號」,劇中兩位人物,一個是一心想要開發的換取更大利益的鎮長,另一個是捍衛原生土地價值的鎮民代表,兩人間有一段最能呼應現在台灣政局的一席對話那就是:

鎮長:「現在時代進步了,要有國際觀念,現在要有這個地球村的觀念。」
代表:「什麼地球村?啊?你們外地人來我這開飯店、作經理,土地也要BOT,山也BOT,連海也要給我BOT!為什麼這麼美的一片海,被飯店圍起來?」

廣告

是的,很多台北市民和全台灣民眾都想問,從大巨蛋到松山菸廠到美河市,為什麼都要搞BOT?說穿了就是「呷好康到相報」。

從學理上來看就是破窗理論的重現。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個研究犯罪學家依循這項試驗,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當窗戶破了沒人修理,路人經過後一定認為這個地區是沒人關心,沒人會管事,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因此引發更多人打破其他的窗戶,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蔓延到整條街,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回過頭來看,為什麼會需要BOT?按照現在政府的說法,是因為政府財政不足。

廣告

但事實上,這只是一部份理由,因為BOT的目的,就是透過引進民間資金來興建多數民眾需要或者足以創造更多社會福祉等公益性質的建設,使得國家整體進步不因政府財政短缺而遭到排擠。

所以,BOT首要目標是滿足最多人需要和能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政府零出資根本不是必要條件,要知道網路俗諺說:「不用錢最貴」,天底下沒有人會做虧本生意,政府不用出一毛錢就獲得建設,從現在幾起爭議BOT來看,背後都是送給財團更大的利益。

事實上,BOT基本上可以區分成兩種。一種是特許型BOT,另一種叫公益型BOT。

特許型BOT,舉例來說就像是公立圖書館中的餐廳,一旦餐廳營運成功,有助於自身營收,也幫政府賺取了權利金,一旦營運失敗,損失大都由民間機構自行承擔,但政府照樣可以收到權利金。

另外一種公益型BOT,像高鐵、捷運、地下水道這類型,基本上每個人使用量固定,換言之營收不太可能有大幅成長空間,但沒有高鐵、沒有捷運、地下水道,卻會讓多數民眾生活不便,這就是公共建設的本質,也因此多半被認為是自償性不足,也就是總收入不足以打平總支出,所以過往都是政府來編預算,但當政府財政不足時,引進民間資金就是必須。

從台北市目前幾個爭議案,很明顯都把原本應該屬於公益型的BOT,透過修改合約內容方式,變成特許型BOT,而且在這中間台北市政府的潛在利益不斷被瓜分,甚至還拿不到剩餘價值。

以文創園區一案,特許期間高達50年,且得延長兩次,換言之,等到70年後台北市政府拿回一棟老大樓,到底價值剩下多少根本無法估算,因為等到營運超過20年,原本的裡面的影城、飯店、辦公室和進駐的廠商,說不定早早就搬走。

屆時,台北市要再弄一個新文創園區,重置成本絕對比現在能拿到租金高出數百倍,這跟地下水道和高速公路、瓦斯管線一蓋就能用50年,且折舊攤提成本越來越低,根本天差地遠,請問在台北市光復南路和市民大道交叉口的精華地段,未來10年或20年,台北市民會缺飯店、缺影城、缺辦公室嗎?每個台北市都知道答案,難道只有馬英九和郝龍斌不知道。

真正缺的這些設施的應該是在社子島吧?如果真的要BOT,為什麼富邦和遠雄不學學台塑集團去麥寮自行填土蓋廠精神,幫自己創造打敗水文和氣候限制的台北曼哈頓,不是更可以提升富邦和遠雄在國際上的地位,更能讓台北市民對財團的社會責任心豎起大拇指嗎?

每件不合理的背後,都有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口號,以這些BOT案來說,就是抓準人民對政府不信任和公共工程弊案的擔憂,因此用零出資的口號呼弄民眾。

但系統軟體沒換,就算再換硬體也是沒用,會導致公共工程弊案的就是這些當政者,而原本會被抓出弊案就是因為受到政府採購法限制,現在換成BOT不用價格標,改採最有利標和透過評審委員機制,從原本公開砍價,變成暗盤交易買通評審委員,另一個政府效能的窗口又被突破,這不是笨就是壞。

很高興,在新的一年台灣民眾就瞭解到政商勾結的演進版,就是把一棟大樓內最賺錢的商場當作誘因來讓給廠商,卻把營收最少的地下停場當做公共建設拿回給政府,合起來叫做鼓勵參與公共投資BOT。

從共生結構來看這些事情,出主意的政府領導人和拿下標案的財團是主謀,那誰是幫兇?答案就是選舉制度背後的政治獻金不透明與部分公務員財產來源不明,因為選舉需要花錢,自然候選人跟金主間勢必進行交換,而人民要對此展開反撲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於候選人不合理的選舉花費有更高認知和抵制,因為今天他花的鈔票越多,明天就是從你口袋中拿的越多,公民自覺的開始就從這。

作者簡介_約翰之聲

一位喜歡研究國際財經與公共政策的專業投資人。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gogoro 官商勾結 官商勾結
財經異言堂
財經異言堂
約翰之聲
展開箭頭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