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中華聯通,我有百貨聯盟

百貨業者「台灣買單,大陸提貨」的新策略

正當海基、海協兩會封口拒談時,兩岸的百貨業者卻合組了一個「對口單位」。

大陸幅員廣闊,單打獨鬥的台灣商品,欲打進匯集人潮的百貨公司著實不易。不熟悉大陸法規的人往往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及公關費用,卻只取得了少數的銷售點。為此,兩岸百貨業者合組「中華百貨聯盟」,以大陸百貨公司與台灣企業加盟的組織方式,形成中、港、台三方的百貨連鎖,為台灣百貨生產製造業者舖建大陸市場的行銷網路,增加台灣產品在大陸的商機。

隨著大陸零售市場的逐漸開放,以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為主的百貨業者紛紛以大筆的資金,投注大陸的百貨市場。目前大陸已開放深圳、珠海、青島、大連、天津、廣州、廈門、海口、北京、汕頭、上海等十一個城市,做為外商經營百貨公司的起點。而去年大陸全國消費品總額為人民幣一兆六千億元,其中百貨零售總額就佔了四千六百二十七億,比前年上升了三一‧三%。

在大陸開設百貨公司固然得經過重重關卡,進口商品的採購,更是要透過許多的管道。私人或國營單位有產品的進口櫃,或是透過當地外經貿委辦理,可是大部分的進口商品,仍是透過以下的方式進入大陸:一、走私:在廈門等沿海地區以漁船方式運輸,風險大,容易遺失及毀損;二、跑單幫:委託他人攜帶入關,風險大,數量也有限;三、經銷商、批發商:提供貨源以買斷方式交易,這些大企業多在南方,現金交易的方式利潤不高;四、正式申報進口手續:稅徵細分種類繁多,雖然手續繁雜,卻是最安全的方式。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