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性強烈,改革計畫無疾而終

華航又空難,都是「企業文化」惹的禍?

在大園空難發生後至去年底,華航曾有二次改革契機, 是什麼原因讓華航總是不能痛定思痛、記取教訓,而使飛安事故一再發生?

從去年二月中旬發生大園空難到日前的香港空難,華航在短短一年半內,接連發生兩次重大傷亡意外,如此密集的空難,難道華航一點也沒有學到「血的教訓」嗎?事實上,從大園空難發生後到去年底,華航曾經有二次改革契機,一次是解聘六十八位名譽顧問,扭轉企業文化,瘦身減肥,一次則是新航進駐。但這二次契機都因為官僚體系做梗,以及華航內部的派系鬥爭而喊停。

「瘦身計畫」不了了之

去年二月發生大園空難後,政府在輿論壓力下高喊「解散華航」、「航發會改組」、「解聘六十八位名譽顧問」等,但如今檢驗起來,大多成為半吊子,問題依舊,華航管理照舊鬆散,其中的解聘名譽顧問一事,在航權考量下,說的比做的多。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