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老的想像受到千年制約」,長壽專家教你3招老得好
1.百歲人生時代,怎麼做才能好好變老?商周專訪專精長壽議題的經濟學者史考特,統整活出精彩下半場3大指南。
2.史考特認為,社會對於老化的討論仍停留在養老院或成人尿布。「之所以有年齡歧視,是因為我們低估了高齡者的潛力。」
3.長壽讓人生不再是就學、工作、退休3階段,專家教你用5招重新分配人生閒暇,發掘自我、延長生產力。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年輕人可以活到非常老——而這個年輕人就是你。你老的方式,一定會跟你的父母很不一樣,你必須更了解未來的自己,」以研究長壽與老化社會著名的經濟學者史考特(Andrew J. Scott)接受商周專訪表示。
出生:1965年
學歷:牛津大學博士
經歷:長壽人生論壇創辦者之一
現職: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地位:史丹佛長壽研究中心諮詢學者;與林達.葛瑞騰合著《100歲的人生戰略》暢銷全球逾100萬冊
倫敦商學院(LBS)經濟學教授史考特任職該校將近三十年,近年更共同創辦了左右全球老化議題風向的「長壽人生論壇(The Longevity Forum)」,也是史丹佛長壽研究中心諮詢學者。
社會對老化討論仍停在養老院、尿布
指南一:不再低估高齡者潛力
他與同校教授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合著的《一百歲的人生戰略》在全球暢銷超過一百萬冊,又在今年出版《給壯世代的百歲人生思維》一書。在百歲人生的時代,究竟怎麼做才能好好變老?做為長壽議題專家,他又是怎麼面對自己的老去?以下是商周的專訪摘要: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你覺得人們已經接受了自己將可能活到一百歲的事實?
史考特答(以下簡稱答):我不覺得。當談起老化社會,話題總是停留在養老機構或成人尿布,卻沒有人提及醫療系統、金融體制,還有職涯的規畫該如何調整與適應。這樣的改變還沒有到來。
這是史上第一次,人類預期將活到非常老。但我們對老的想像,已經受到幾千年來的制約。我們總是會往壞的方向去思考,總是低估高齡者的潛力。關鍵是,要扭轉這樣根深柢固的想法。
問:不過我覺得,人們意識到自己會活得更久,但也對老變得更焦慮了。有沒有一本老化指南,能夠指導我們如何「老得好」?
答:在健康層面,大家都知道怎麼做才能老得好,甚至對那些建議都感到厭煩了。
但什麼是我想做的?我該換工作嗎?你這份已經做了三十年的工作,可能不想再繼續二十年。但社會並沒有給五十歲轉職的人太多機會,我們也還需要時間,建立出一套(中年轉職)能遵循的社會規範。
就像人類直到二十世紀,才發明了「青少年」這個名詞,也花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青少年要遵循的社會規範。現階段你必須多觀察,從周遭朋友、新聞報導裡去自問,「這會是我喜歡的嗎?」你個人能做的,就是多去探索自己想要的可能。
五十歲轉職機會少,如何老得好?
指南二:多探索,不被今天的自己限制
問:做為一位長壽議題專家,你又怎麼看待老化,怎麼才能老得好?
答:我其實不太想給出太多建議,不希望一切變成規定,告訴你怎麼生活才是對的。
但確定的是,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時間,你想要怎麼過?我不知道等到我八十歲會想做什麼,但未來的我,肯定希望擁有更多選擇。
只要我能保持健康,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我有技能和目標,如果我有錢,到了八十歲,我還是能夠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問:我們在台灣做了一份調查,詢問受試者「早知道四十歲想做的事」。若是你會怎麼回答?
答:我當然也有後悔的事,健康、飲食⋯⋯,我會確保自己認識新朋友,嘗試新事物,走遍不同的地方。
不過這讓我想到,我未來想要的,不見得跟今天的我一樣。我應該要多去探索,不要被我現在做的事受限。這讓我想到,我可以享受今天,但我的未來不管是七十、八十、九十歲,可能會和現在不同。
人們對高齡者有強烈年齡歧視
指南三:相信未來會更好,才能改變
問從美國總統大選來看,人們對高齡者還是有強烈的年齡歧視?
答:之所以有年齡歧視,是因為我們低估了高齡者的潛力,剝奪他們的機會,讓他們與社會脫節。
我們也低估自己老年的可能,所以對未來的投資太少,結果讓自己健康差、人際關係差、缺乏人生意義。
我們會去對付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但我們還是會說,你已經八十歲了所以難以勝任。但關鍵不在於年齡,不在於是六十、七十,還是八十歲,重點還是外在的表現,是否感覺老得不夠好,讓人質疑心智狀態是否足以擔當重責大任。
問:所以面對老化,最重要觀念是什麼?
答:我們必須相信,未來會更好。不然我們不會去做改變。我把自己描述為一個耐心的樂觀主義者。事情往往會變得更好,即便速度很慢,目前世界正在經歷改變的階段。
如今我們有了機會,能夠充分利用延長的壽命,我們就應該如同面對AI與氣候變遷議題一樣,認真去談論如何適應與調整,長壽人生將帶給我們的影響。
書名:給壯世代的百歲人生思維——倫敦商學院傳授健康年歲、財務安全、身心富足的人生必修課
作者:安德魯.史考特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年7月25日
更多好書 請上商周.COM: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
長壽人生不用先苦後甘!5招教你重新分配人生閒暇
長壽經濟學家史考特認為,與其等到晚年才「退休」,壽命延長讓我們可以先享受一些「長壽紅利」,例如週休3日、彈性兼職等,把閒暇分散在整個人生。
但,這也意味著人生不再是就學、工作、退休3階段,而是要重新規畫,隨機應變,才能讓生產力發揮得更久。你可以思考以下5點:
1.混搭人生:你可能20歲時暫停一切去旅行、30歲轉換跑道、40歲重新就學、50歲募資創業⋯⋯隨時接受改變與轉型的可能,以調整人生的步調。
2.有備無患:你需要考慮個人財務、專業與個人人脈,重點在於刻意投資,使自己日後有選擇餘地。當人生變長,你的品味與價值觀會改變,所以需要給自己適應這些變化的空間。
3.重回學校:要好好變老,代表一輩子都重視健康和教育,尤其是跟上未來的腳步。當公司及學校嗅到進修市場不斷擴大的商機,各種短期課程與長期學位學程蜂擁而出,你要持續檢視接下來該學什麼。
4.多元發展:你要發掘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隨時做好轉職的準備,增加多元的專業,讓自己的職涯能夠持續延長。也許你無法一直做目前的工作,卻有更多轉換跑道的時間。
5.跨越高峰:3階段人生追求的是「一路往上爬」,但多階段的長壽人生,想從工作中得到的東西會隨年齡而改變。從財務角度看,不是追求每年年收越來越多,而是在一生中累積出更高的總收入。
(文●吳和懋)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