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舒服,越能解難題!為何真正的思考不該有焦慮感

1.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試試進入「忘我」狀態想問題!沉浸思考專家:壓力本身無法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需要的是進入「投入狀態」,而非依賴憂慮或危機感。
2.思考越緩慢,越容易想出新點子!日常生活最適合解題、思考特定問題的時間是睡前,此時的舒服狀態,幾乎和打瞌睡差不多,一旦學會這套緩慢思考,除了可解放壓力,還能帶來愉悅感。

書名:沉浸式思考/作者:黃農文/出版社:方智

著名心理學家、提出「心流理論」的契克森米哈伊斷言,提升生活品質的重點不是幸福感,而是沉浸的投入。 他解釋,工作和玩樂會因為投入融為一體,這是值得提倡的健康生活。

心理狀態,會根據課題的難度和自身實力改變,這可視為投入理論的核心。

課題難度低、實力低時出現的心理狀態是「不感興趣」。例子是看電視,這時人們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只是被動接受外部的刺激。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