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了庫克一把」 蘋果棄電動車,為何鴻海最開心?

1.庫克放棄布局10年的電動車大計,轉而把資源投入AI,原因是蘋果擅長的供應鏈管理、外包模式,無法複製到汽車業上。
2.iPhone面臨銷量衰退危機,但透過把蘋果手機、筆電、穿戴等邊緣裝置「AI化」,能幫助銷售。
3.庫克轉攻AI,台廠有望受惠,第1波會是以iPhone為首的邊緣裝置供應鏈,如鴻海、和碩、大立光等;第2波是伺服器,如廣達、緯創、鴻海等。

蘋果營運長威廉斯(左1)與蘋果管理供應鏈最高負責人沙比(右1),2/20才連袂飛來台灣參加鴻海50週年紀念晚會,想不到時隔一個多禮拜,就傳出蘋果放棄10年的電動車大計。(來源.取自鴻海官網)

誰都沒想到,面對AI新局,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的起手式,居然是一場撤退。

歷經10年布局,蘋果的電動車開發團隊「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正式在今年2月底解散。據外媒揭露,在庫克的拍板下,該團隊每年逾十億美元的研發經費、近兩千名工程師,將轉而投入全球已夯近一年半、但蘋果迄今卻沒什麼聲量的生成式AI。

這個消息,最感到失望的,自然是全球龐大果粉。因為,粉絲們期待的是,蘋果能夠再度施展它「重新定義」某項產品的魔法,端出一輛在軟體上與特斯拉匹敵、硬體上超越現行競品痛點(如里程焦慮、自動駕駛)的電動車。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