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回饋也講時機!為何進度60%最佳
我們的身體出問題時通常很明顯,因為身體會叫我們停下來,尋求幫助。
要是人生也這樣就好了。當工作或人際關係漸漸惡化時,通常沒有明確事件迫使我們做出行動。等到事情變嚴重了,可能早已浪費好幾年的人生。
我們將探討你為何需要定期進行人生健檢,即使一切看起來不痛不癢、沒有出錯。
獲取回饋也能幫我們反思和進步,可惜大部分人都不擅長獲取有用的回饋。我們將透過一些實用的方式來徵求和接收幫助我們成長的回饋:
華頓商學院教授兼組織心理學專家亞當.格蘭特時常有學生聯繫他,他們出社會後,開始質疑自己的生涯選擇,覺得自己被困住了。他們沒有離開職位,而是繼續待著,因為他們已經投入好幾年的人生。
格蘭特建議學生:「你何不試著在行事曆安排1年2次的人生健檢?」他認為,就像看醫生健檢,即使身體似乎沒異狀,也應該替自己進行健檢。
格蘭特說:「問自己『我還想要這份工作嗎?我是否已來到學習或人生高原期?公司文化是否有害?』不要每天問,否則你會陷入分析癱瘓。但一年健檢幾次,或許能幫助你不被困在你不想要待的地方。」
格蘭特也聽從自己的建議,「我有設定提醒,1年跳出2次叫我進行健檢,一次要我重新思考教學方式和內容,另一次我會想研究、寫作和播客。」
沒有任何事情會浪費時間,只要你善用那個經驗。
格蘭特最知名的計畫之一是TED播客節目《工作生活》,這節目就是源自某次的人生健檢。當時,他進行許多演講和訪談,感覺自己就像真人點唱機。「我完成演出,但什麼也沒學到,因為我講的東西基本上跟上次一樣。」他發覺自己需要學習新東西,可以讓他動起來,探索激起好奇心的小主題。「我的目標是學習,然後我就可以分享我學到的東西。」
一、每年跟自己預約2次會議,名稱「人生健檢」。
二、時間到了後,問自己:現在的工作適合我嗎?(不是的話,還少了什麼?你想要更多什麼?)、我到高原期了嗎?(是的話,你接下來想學什麼?)、工作讓我活力充沛嗎?(不是的話,哪些事可以?)、工作文化可讓我蓬勃發展嗎?(不是的話,什麼樣的文化會讓你感覺支持?)
三、根據回答,寫下如何改善的處方箋(計畫)。
賽恩.塔德曾有很多年認為自己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能幹。儘管她共同創立了價值超過澳幣10億元的墨爾本科技公司Envato,她仍這麼想。
塔德告訴我:「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感覺自己一直在努力掩飾。」27歲時,她就在Envato管理50人的團隊,但她感覺自己經驗非常不足,「我們經歷一段有很多經驗人士進到這門生意的時期,那時他們說:『別擔心,我們了解,我們知道怎麼做這件事。』」
但是漸漸的,塔德發覺他們其實並不知道。她慢慢明白,她做事的方式是有價值、有用處、有時甚至比較好。
塔德的問題是典型的冒牌者症候群。為了克服這一點,她觀察那些輕而易舉散發自信的人。他們有共同特質,就是從不擔心問問題可能讓自己顯得很笨,「而我總是擔心。」
「我必須改變我的想法,從希望自己是空間裡最聰明的人,改成希望在離開這個空間時成為最聰明的人。這表示我需要不斷問問題,不在乎這是否讓我看起來像個白癡。」
她發覺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讓她逃避許多害怕的機會。塔德解釋:「我一直努力避免失敗。但我發現必須接受一些機會,即使令我很害怕。」
漸漸的,塔德強迫自己接受失敗,並找出面對的方式。「當你試著做些沒有人做過的事,你常會失敗。我已成立大約10個新創,很多你沒聽過也不知道,因為它們沒有成功。」塔德選擇不害怕失敗,而是迎頭面對,接受可能出現的阻礙。
一、想想你有什麼自我審查的時刻,例如你可能害怕自己聽起來很笨,就不願問問題。記住,你問那個「很笨」的問題是在幫大家的忙。二、請試著做出跟你害怕的事情相反的舉動。你可以重塑對自己說的話,不試著讓自己看起來最聰明,而是離開時成為最聰明的人。
三、考慮要不要接受某個機會時,想想你會不會害怕。你很猶豫,是因為擔心失敗嗎?如果是肯定的,可能表示這是很棒的成長機會。
人生不必混亂或「瘋狂忙碌」。擅長管理精力的人會刻意思考如何最佳化一整天的快樂感。
你剛完成一個重要的簡報,花了無數個小時撰寫和修飾,你覺得成品很不錯;你把簡報傳給成員,隨口請他給予回饋。令你意外的是,她傳回了批評,你馬上就從自信變成自卑。
在錯誤的時機收到回饋可能讓人喪志。著有暢銷書《你可以改變別人》的丹.希思體會過:「很多作家都犯一個錯:已完成90%才開始尋求回饋。這時如果得到負面回饋,你會沒辦法承受,直覺反應會是反擊:『那只是雞蛋裡挑骨頭』或『我現在沒辦法修改了』」
希思說,尋求回饋最好的時機是完成一半或60%左右時。「早點尋求回饋可以讓你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必要時就能真正重新思考。」
科學家也探討過原因:人們在完成一份演說稿或草稿後尋求回饋,主要動機是想得到肯定;反之,完成計畫前就尋求回饋,主要動機是想改進作品。
因此,當我們能夠採取尋求進步的心態,我們就比較能夠接受批評,進而更接受回饋。
當我沉浸在寫書時,我也同時試著想出書名。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寄一份清單給編輯。但我並不是真的想要得到回饋。我想要編輯說:「那是我聽過最厲害的書名了!」
《超速學習》作者史考特.楊認為,大部分的人尋求回饋時,不是真的想得到回饋,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肯定。
「有人請我給予回饋時,我第一個問題通常是:『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饋?』我希望促使他思考自己明確想問我的問題,而不是只希望得到籠統的回饋。」楊也發現這會讓他把心態從批判轉為幫助。
希思也很崇尚尋求明確回饋。他從來不問「你覺得這本書如何?」這種籠統問題。但是,你可以相信別人針對一個作品的特定層面產生的直覺反應。所以他會問:「你覺得這部分如何?這部分有趣嗎?這兩者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一、不要落入太晚尋求回饋的陷阱,而是在完成一半或多一點進度時,當作理想時機。
二、尋求回饋時,明確說出想要哪種回饋。例如你希望別人幫你挑錯字,還是評論內容是否吸引人?你希望別人評論內容、風格,還是好不好笑?
三、當別人請你提供回饋時,問對方想得到回饋的部分是什麼。迫使對方思索,也幫你在投入心力時更善用時間。
作者:阿曼莎.伊姆貝爾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30日
阿曼莎.伊姆貝爾 簡介
澳洲頂尖Podcast主持人、組織心理學家、作家,也是行為科學諮詢公司發明家(Inventium) 的創始人。2021年,她獲得被《金融時報》讚譽為管理與思考領域奧斯卡獎的「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創新獎」,並曾與Google、蘋果、迪士尼、樂高和艾特萊森軟體等公司合作。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