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校長用歌聲改變700個家庭!玉山腳下的奇蹟,首間原民國際中小學誕生
15年前,他想成立一所免費的12年原住民學校,旁人笑他癡人說夢。
15年後,承載眾多部落的希望,它在玉山腳下誕生。
2008年,商周籌備「百大特色小學」專題,遇見當時擔任東埔國小校長的馬彼得。
不識五線譜、不會彈琴、師專體育組畢業的他,在海拔1,200公尺的學校裡,憑著兩架走音鋼琴,教出全國冠軍合唱團。
他對冠軍卻看得很淡:「我不是在訓練孩子唱歌,而是藉由合唱教育他們。」
對他而言,合唱只是過程而非結局,用練唱打造紀律、培養品格跟學業,讓貧困的部落孩子,能選擇未來,才是真正目的。
2009年見刊的報導,寫下馬彼得的心願:「我想成立一所免費的原住民學校,」他已想好校名,就叫原聲。
報導也記錄孩子心聲:「校長,我記得你的話,以後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出國!」
一個沒有資源的偏鄉國小校長,一群連升學都困難的孩子,竟想創立體制外學校,夢想出國念書?
15年後,今年9月,原聲國際學院(簡稱原聲)國中小部創校,結合早先設立的高中部,終於能串接12年國民教育。
馬彼得從當年的50歲,拚到現在65歲,早已退休的他,為龐大經費奔波著。
沒有財團或宗教團體支持,這所實驗學校的辦學基金,來自眾人點滴捐款。學生遴選以原住民、低收入戶優先,學費與食宿費幾乎全免。
這些年來,那些視他為第2個爸爸的孩子,有的申請到美國大學獎學金、有的在國內升學、就業,開枝散葉。他們擔任合唱團赴美巡演翻譯、課輔老師,用各種方式協助學弟妹。
1個夢想,橫跨11個部落鄉鎮,帶起超過300個孩子,影響至少七百多個家庭。
這是商周持續追蹤15年的故事,還有許多我們的報導主角,都用時間證明,只要相信,就有希望。
夢想本身不會發光,讓它發光的,始終是追夢的人。
2009年2月1110期商周封面「我的酷校長」,報導馬彼得帶領原聲合唱團的故事。那時他說想成立一間原住民學校,如今夢想實現了。放大原圖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