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耳的大陷阱
現場聆聽這個案時,我深受震撼。
一家營收逾兆元的龍頭企業,為了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入主了一家規模只有自己百分之一的企業。這家龍頭企業是台灣之光,素以流程嚴謹、製程精準聞名;而被入主公司的產業雖不同,但兩者使用的原材料相似,製程更為簡單。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被台灣之光派任小公司的經營者,你會採取什麼戰法?
Copy exactly!
理所當然的,若能將台灣之光那一套攻無不克的經營心法複製到這家小公司,那麼,技術領先、超高良率,加上母公司的客戶信譽、雇主品牌,搭上高成長產業趨勢,市場寶座想必手到擒來。
這一套「想當然耳」的邏輯,結局卻很慘烈。
「副總要開會,協理先來一個會前會;協理要開會,經理再來一個會前會。那段時間,我們公司都找不到會議室,要排隊。」小公司的現任總經理描述當時景象。
台灣之光的經營心法被完整複製後,怪象百出。
「他們產業從投入到產出要三十幾天,要控制環節很多,但我們產業只要三天,」總經理苦笑回憶,「他們做生產管理的就有二十二個人,但我用四個人就夠。」
小公司很快就罹患恐龍症,組織龐大而笨重,無法回應市場變動,虧損一天天擴大,台灣之光最後被迫停損退出。
為什麼台灣之光的成功經驗行不通?仔細拆解「想當然耳」的背後,漏洞陸續浮現。
一、技術為王行不通:新產業的決勝因子是設備、通路,並非技術。
二、先進者沒優勢:新產業更迭速度快,後進者反而成本更低。
三、採購成本迥異:一個原料成本占比七成、一個僅占個位數,兩者採購邏輯截然不同。
我的震撼在於,台灣之光的經理人個個都接受國際級培訓,他們的視野之高、計畫之縝密,怎麼連經營一家小公司都吃敗仗?
沉澱許久我領悟,原來這種「想當然耳」的陷阱,超乎想像的致命。
想當然耳,是一種高效率的思維反應,我們的大腦依據過去的經驗,進行系統化整理後形成一套思維路徑,隨著一次次經驗的強化,這套思維模式嵌入我們的潛意識,形成直覺,它協助我們遇到各種狀況時,不假思索的迅速回應。
但危險的是,這套思路只反應了過去的片面經驗,不足以形成判斷未來的全面依據,一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提醒,「我們的心智充滿偏見,要修正卻是困難重重。」
市場變動只會越來越劇烈,若我們為了快速應變,過度依賴這套想當然耳的直覺,它將讓自己身陷險境而不自知,一如這家台灣之光的踩坑實錄。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