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成長,因為我們終於開始聽懂彼此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來源.本刊資料)

一千天,可以做到什麼?二○一九年九月十六日,我接下商周集團執行長,董事會給我的任務是數位轉型。當時的商周,跟全世界的媒體一樣,數位衝擊讓我們的訂戶數持續下滑。

如何止跌回升?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COVID-19疫情隨後襲來,我發現,自己正在做的其實是「雙軌轉型」,舊的要轉、新的要發生,兩件事的管理邏輯迥異,它的難度更甚於創業,因為每年獲利還要維持穩定。

回頭望,這三年成績單如下:

一、有效訂閱數重回成長曲線;二、數位訂閱數成長一.六倍;三、數位營收成長率連年突破四成,數位營收占比增加十九個百分點;四、商周CEO學院營收成長八三%。

數字的成長,反應的是結構的改變。我想引用心理學大師薩提爾的話來詮釋這個改變,「我們因彼此的相似而連結,因彼此的差異而成長。」

看過太多轉型失敗的案例,我深知,再好的策略、再強的執行力,都敵不過軟弱而分歧的人心。

在迷霧中找路,最難的是把人心揪在一起。即便你手握地圖,但漫漫長路,途中的不確定性就像是一顆顆地雷,一旦引爆,將炸碎團隊信任,引發內訌互戕而自毀途中。

我知道,唯有一條心,可以讓荒蕪變黃金,將困難化為機會。但一條心必須來自信任;信任,則來自不斷的對話。

尤其在數位轉型時,「有溝沒有通」的狀況超乎想像的嚴重。光是「場景」這兩個字,我們足足花了三年的時間進行對話。我越來越警覺,原來同一個詞,在每一個人心中的意義,竟大不相同,我也越來越不敢輕忽對焦的步驟。

但請相信我,數位知識的落差,從來不是最大的對話障礙,人們對彼此的成見才是。

理性的概念,可以透過言語或圖示來同步,但情緒上的Bug、卡在內心的石塊,卻如此幽微而深沉,甚至頑固,領導者必須一次次坐上衝突的火爐,勇敢的一層層剝解、軟化,直到它不再阻礙團隊的信任流。

柳暗終於花明,「我開始聽懂她說的話了」、「我越來越欣賞他了」、「我想核對一下你的感覺是什麼?」類似的對話越來越常出現在團隊裡,大家也開始分享個人的「使用說明書」與地雷。

我知道,當我們放下自己的堅持,以同理心進行深刻對話,進而理解、接受並欣賞彼此的差異時,我們得以攜手度過「團隊風暴期」,真正成為一條心的交響樂型團隊,各就其位的樂手既展現個人特色,又有默契的合奏出美妙的樂曲。

「我們因相似而連結,因相異而成長。」我認為,這樣的團隊文化才是三年來最美麗的轉型成績單。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