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一支檯燈的轉型啟示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來源.本刊資料)

一支檯燈,從無人問津到市場熱賣,歷經了什麼樣的旅程?在明基電通,我聽到這個動人故事。

這原來是一個設計師的創業夢。

當時,他們的品牌訴求是,「結合科技與設計、追求不同可能性、國際肯定。」於是,各種獨特產品被創造出來,有的像樂高一樣讓用戶享受自行組合的樂趣;有的讓消費者可以如彈琴般的與燈具互動控制光源;有的則像珊瑚花形成如夢似幻的視覺。這些產品得了紅點大獎,到米蘭、巴黎參展,造就了當時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得獎最多的品牌。

然而,「如果你是消費者,會想買我們的產品嗎?」BenQ數位家居產品事業部潘炯丞苦笑。答案是,「我們每年的虧損都比營收還多。」

好產品為什麼賺不到錢?太貴、業務不會賣、行銷不會做?

關鍵提問是:這麼美的檯燈,到底是做給誰、在什麼場景使用?

問題核心則是:檯燈是最傳統的商品,市場早被占滿,後進者憑什麼成功?

一場轉型之旅於焉展開。滿腹熱情的設計師要落入凡間,才能找到活路。因為,產品才是本質。

第一次,設計師走進用戶現場。他們從頭開始,研究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

扎實的十三個場景,在工程師、文書作業者等使用情境中,他們看到,「需求改變了,傳統檯燈的設計不再適用!」

傳統檯燈是設計給紙本用的,照射範圍小、鍵盤一邊亮、一邊暗;亮度太集中,螢幕邊緣反射強光;在家使用時亮螢幕、暗背景產生對比眩光……。

從場景出發,用戶的輪廓如此清楚,七個月後,全球第一盞專為螢幕閱讀設計的檯燈出現。

但這只是第一個里程碑。接下來,一個對的產品如何被市場埋單?通路抗拒新品,傳統行銷全部行不通,直到他們採取「成長駭客行銷」策略。

在數位世界,他們先選對種子用戶,找到最適合的接觸管道,實驗出「產品與市場匹配」(Product market fit)模型,再據此設計「成長引擎」,進行一次次的留存和優化。

終於,產品開始在中國、美國等全球熱賣,「從場景出發的產品,行銷訴求也容易精準。」

之後,他們複製成功經驗到親子共讀檯燈、鋼琴燈等產品。至今,他們的燈具賣出逾百萬台,在全球高階燈具市占率逾五成;這個原來要被裁撤的部門也變成公司的明星事業,每年成長率超過五成。

「最後,我們沒有實現設計師創業的夢想,但卻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因為我們用光線解決人們的問題,」潘炯丞說。

在一支檯燈的轉型之旅,我看到的是,當設計師把自己從舞台拿掉,把英雄角色還給用戶,一切圍繞用戶發展,產品自然發亮,世界就為他讓路。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