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中國收氣、印度轉化,卻因疫情打斷國際運輸

全球第一件廢氣衣推手 遠東新跨4國大串聯幕後

遠東新化纖總部代總經理范欽智(左)與紡織總部代總經理李源珍(右)認為,完整上下游整合經驗是重要競爭力,全球第一件廢氣回收衣(圖右衣)將於明年量產

遠東新化纖總部代總經理范欽智(左)與紡織總部代總經理李源珍(右)認為,完整上下游整合經驗是重要競爭力,全球第一件廢氣回收衣(圖右衣)將於明年量產。(攝影者.郭涵羚)

廢氣也能做衣服?沒錯,全球第一件由廢碳排製成、美國潮牌lululemon的瑜伽褲,將在明年正式量產,背後的關鍵廠商,就在台灣。

今年十一月初舉辦的台北紡織展上,遠東新世紀正式宣布此消息。

成立:1942年
董事長:徐旭東
主要產品:聚酯絲、聚酯粒等,客戶包括Nike、Adidas、lululemon等
成績單:2021全年預估營收2,112.6億元、稅後淨利106.8億元
地位:環保回收聚酯規模居全球第2、食品級用產能全球第1

跨產業、跨國整合
費時三年比的不只是技術

要打造這件廢碳排衣,首先,要將煉鋼廢氣中的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捕捉下來變成乙醇(酒精),再從酒精轉化成化纖原料乙二醇,最後,將乙二醇製作成瑜伽服所用的纖維。

「把生質做成石化類產品,說真的技術沒有什麼,人類早就會了,但它牽涉到成本、技術與後續管理,讓整個流程都有難度,」遠東新世紀纖維事業部營運長張丙秋說。

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誰有能力整合前述這一長串流程。它需要有粽子頭,整合跨國、跨產業的知識與資源,串接產業上、中、下游,才能成功。

當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如lululemon、Adidas、Nike都因為永續、零碳趨勢而願意做時,他們對有跨國、跨產業能力整合的協力夥伴,需求會更高。

遠東新世紀從一九八八年起開始做寶特瓶回收,現已是全球第二大的再生聚酯集團,產品應用端則是全球第一,他們從寶特瓶回收、海洋垃圾回收,做到連廢氣也能回收,拚的不只是技術,還拚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跨國串聯能力,才可能幫國際客戶解決各種環保材料的需求。

這一次「廢氣回收衣」的案例,外界多以為遠東新只扮演在台灣將乙二醇轉化成纖維的這一段工程;其實,他們是幕後穿針引線、橫跨美、中、印、台四國協力,才串起生產鏈——由中國煉鋼廠提供廢氣,美國生技公司捕捉後,送給印度MEG製造商製作成乙二醇,再送至台灣製作成聚酯纖維。

要替客戶將天馬行空的點子變成實際可販售的商品,有太多環節得處理。

第一、點子到底實際可不可行?第二,要去哪裡找到最適切的廠商來製造生產,才能符合經濟規模與生產效益?第三,這些廠商是否符合國際標準與稽核?

起初,遠東新團隊也曾想從台灣取得煉鋼廢氣後,製作成乙二醇,但無奈的是,台灣產業鏈中,少了將酒精轉化為乙二醇的業者,而能大量生產者,僅剩印度。遠東新世紀化纖總部長纖事業部協理黃全億回憶當時過程,為了讓生產過程最符合經濟效益,他們替客戶媒合上中國的煉鋼廠,又引介至印度製作乙二醇。

好不容易確保能做到一定經濟規模,卻遇上COVID-19疫情大爆發,酒精成了管制物品。「大家都在搶酒精,等於是做好了乙醇,也沒辦法跨國運輸,因為中國也限制出口,我們還要克服供應鏈斷鏈的問題;等到可以運送之後,還要找到合適的儲存桶槽來運送、避免二次污染⋯⋯,」遠東新世紀化纖總部固聚事業部資深經理羅怡文說,為了要確保供應鏈無虞,「每個都是學問啊!」

為了生產減碳商品
竟然得從回收分類做起

一般化纖廠只需要替客戶研發新布料,但遠東新團隊卻從跨業、跨國媒合業務,做到連船運倉儲都得幫忙想辦法?團隊笑稱,這種情形已經不是「第一次」。

二○一六年,他們與Adidas合作推出利用海洋廢棄物回收紗所製作的鞋款,就是先前累積下來的系統整合經驗。當時品牌商給遠東新團隊出的一個難題是:可不可以處理馬爾地夫回收而來的海洋瓶磚、將其商品化?

「結果送來的量不到一個貨櫃,一打開,大家都傻眼了⋯⋯,」羅怡文說,當時團隊興匆匆去工廠開櫃,才發現送來的貨櫃「很空」,瓶磚也沒好好堆疊,且回收料殘破不堪、摻雜各種材質,又沒有做好分類,「寶特瓶回收相對簡單,但海上塑料一漂就是一、兩年⋯⋯。」

於是,他們從回收的基本功做起,與非政府組織(NGO(團隊遠距開無數次電話會議,甚至飛到當地組成團隊教育回收業者與弱勢家庭,如何做回收分類。接著,才開始做到後續的「正業」,如造粒、抽絲、紡織⋯⋯。

這個合作計畫,從一六年持續迄今。他們和品牌商、NGO團體已與多個小國合作,一邊協助海廢回收,一邊協助將其商業化。而當初這雙海廢鞋,在去年就已賣出兩千萬雙。

「我們最大的貢獻除了把海廢轉化成商品外,還貢獻系統及經驗。」黃全億說,客戶曾經自己尋找很多家中小型廠商合作,但中間每一段都銜接不起來,後來發現,找遠東新可以省去跟各種不同廠商溝通的成本,更有效率。

從陸地回收寶特瓶製衣、與Adidas合作的海洋回收紗,到這次的廢碳排瑜伽服,在市場引領話題的產品,背後是他們願意「多」做本業以外的服務。原來,許多的減碳產品,最難的不在技術,是願意多做麻煩事的意願。


更多永續經營趨勢與案例 請上《商周ESG》專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site/esg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