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讀世界
全球瘋買碳補償 只是紙上環保?
碳補償計畫品質遭疑
批評者認為該計畫無法有效統計碳排量,反而提供各企業「汙染的許可證」。
低廉的碳權市場
由於市場供過於求,導致碳價便宜。企業大力減碳的可能性也因此降低。
標準化與專業系統的重要性
碳補償體系將迎來專業化改革,但項目與利益複雜,須仰賴獨立單位的監管。
全球各地的公司,紛紛開始向種植和保護樹木、安裝再生能源或旨在淨化大氣的公司,購買碳補償(Carbon offset,或稱碳抵換)。交易很簡單:一次抵換相當於減少或去除一噸碳,這可以抵消汙染者自己的排放量。理論來說,這項交易對任何人都有益:買家聲稱降低排放量,所購買的環境計畫則能獲得這筆額外資金。
乘客可透過小額「折抵」碳排
例如,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表示飛行可以實現「碳中和」。乘客輸入飛行資訊,航空公司就能估計旅程將產生多少碳,乘客可向與英國航空合作的賣家,購買碳補償,藉此抵消汙染。倫敦到羅馬,單趟將花費約一.○六英鎊。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