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總量管制,光電真能與漁民、黑面琵鷺共生?
台南七股圈地近千頃 魚塭種電三道難題還沒解
十月下旬以來,數百隻黑面琵鷺陸續飛到台南沿海過冬,牠們還不知道的是,明年此時,這一帶棲地的面貌恐怕會大幅改觀。大家不知道的還有,熱騰騰的蛤仔湯,這道家常美食,會不會走味⋯⋯。
雙腳跨在文蛤養殖池外的邊堤上,養殖漁民楊惠欽彎下腰,將一片片木板卡進魚塭的引水道裡,有三十年養蛤經驗的他,正在關閉引海水進來的水門。
台南七股的文蛤,是台灣少數利用潮汐漲退,引海水飼養的地區。秋冬季節,正進入文蛤收成高峰,沿著台六十一線行車,道路一邊是七股潟湖,一邊則是無際的魚塭,塭體裡沒有水車的,就全是文蛤養殖池。陸續收成的魚塭,為了曬土防止底土老化,水位正在慢慢下降,一群群白羽的涉鳥低著頭,在淺池裡覓食殘餘的雜魚雜蝦。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