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變身歐洲文化之都

馬泰拉的暗黑與復興

石灰岩硬度不高,易於開鑿雕刻,形成馬泰拉居民穴居奇景。但昔日洞內生活不易,黑暗潮濕。

石灰岩硬度不高,易於開鑿雕刻,形成馬泰拉居民穴居奇景。但昔日洞內生活不易,黑暗潮濕。(來源.Airbnb)

深夜十一點的義大利馬泰拉(Matera)遊人如織。他們倚著欄杆,俯瞰具有九千年歷史的石灰岩洞窟(Sassi)。洞窟餐廳、民宿與五星旅館燈光閃爍,像黑夜星光。很難想像,這座一九四八年被稱作「義大利之恥」的千年古城如今洗刷辱名,成為二○一九年「歐洲文化之都」(每年兩座歐洲城市入選,促進歐盟成員國之間文化交流)。慶典與展覽持續整年,預計全年將有八十萬旅客湧入馬泰拉。

馬泰拉的居民曾經被現實所逼。一九四五年,作家卡羅・李維(Carlo Levi)出版《基督止步埃波利》,直白描述他眼中的馬泰拉:貧窮、飢餓與瘧疾。當時約一萬五千人住在洞窟,人畜共處,衛生條件極糟。在現代化的義大利,這座貧民窟被視為國家恥辱。一九五二年,政府遷移當地居民至新城區居住,洞窟群逐漸變為一座空城。

直至八○年代,政府重新把眼光投注馬泰拉,研究人類穴居淵遠流長的歷史。一九九三年,石灰岩洞窟與岩石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為世界遺產,馬泰拉得到了救贖。好萊塢導演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執導的《耶穌受難記》等多部電影選在此開拍,人潮與商機源源不絕而來。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