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樹挪死,人挪活

夏至已過,院子裡那棵厚皮香仍然長不出葉子,或許真撐不過這一季了⋯⋯。我對這株台灣原生喬木情有獨鍾,它又名台灣樹蘭,每年早春綻放叢生小白花,蜂蝶採蜜滿庭芳。如今,卻盡是枯枝。

仔細推敲,或許當年將它移植時,傷了老根,失了元氣。我想起這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樹要移植,若沒有人為的細心安置,肯定活不了;但人就不一樣,越挪越有元氣。

上週的《商周圓桌趨勢論壇》上,我看到兩個鮮活例子。一位是紡織界老兵葉清來,另一位則是中國咖啡機大老王朱岑。

「我多麼希望自己就在那班全員罹難的衣索比亞班機上,戰死沙場最光榮!」七十三歲的葉清來,正啟動「射月計畫」,預計三到四年內,要在海外建十個工廠,難度很高,但面對各國紛築貿易高牆,他說,必須大膽!於是,他每年有一半的時間返美國北卡羅萊納、海地、衣索比亞各地。

人挪活。多數人躊躇,他卻提早將弓上弦,刀出鞘,即便必須犧牲近六成的短線獲利,他總是不斷挪動自己,挪動團隊,每五年,他總是發起變革,創新布料、導入人工智慧,帶領團隊拿下一筆筆大單。

中國最大咖啡機供應商王朱岑,原來做的是企業戶生意,供應星巴克、肯德基的咖啡機,這幾年他卻徹底換了腦袋。他說,如果還只是想著把產品做到好,那成長只能三、五倍,現在該研究的是「人」,要做的是社交裂變,才有百倍以上的成長。

六十歲的他,帶頭把生意模式從「場貨人」顛倒做成「人貨場」;招募人時,他先看應徵者的WeChat,「裡頭有多少群」,懂分群的人,才是他要的新零售人才。在公司裡,新物種人才被他分成了十四個新創小團隊,老人則持續被他裁減。他說,成長,「沒有能力問題,只有物種問題。」

人與樹的不同,在於懂得變;越挪,越能活;如果老處在一個位置,反而容易僵住,陷入死胡同。本期封面故事也呼應此理,日本人才市場大開放,台灣人才們,要不要挪呢?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