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冰炭不同爐

最近社會有諸多亂象。

譬如說有的新聞記者的公信力日益遭受質疑。從王文洋到黃義交事件,都可以發現女記者與受訪的公眾人物捲入桃色糾紛。

畢竟女記者也是人,與採訪對象產生情誼,可能就有如醫生與護士,或是醫生與病人一樣,容易日久生情。這種情況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不能理解的是,一旦新聞記者因為與採訪對象之間產生個人私誼,要如何讓人相信他的報導會很公正、客觀,可能就要由讀者自己來判斷了。

記者的工作需要智慧

因此,新聞記者是很難做的,尤其是在掌握對外的人際關係上尺度上。一方面,他必須與採訪對象打成一片,以取得獨家訊息;另一方面,又要與採訪對象保持安全距離,不被採訪對象利誘、色誘或威脅,也不利用採訪對象以取得個人私利,這實在是一件需要智慧的工作。

此外,新聞記者所要面對的,是廣大的讀者、受聽者與收視者,他所代表的新聞媒體已經是個社會公器,社會上能不能容許媒體這個社會公器變成個人宣洩感情的工具,就值得討論了。

不過,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社會,媒體是不是個社會公器或者只是投資者私人的企業,就比較容易混淆不清。

道有道規,行有行規

此外,新聞媒體是淤社會的公器或是私人的工具?兩種力量之間的拔河與消長,可能是一個相當值得耐人尋味的問題。當然標準答案應該是前者,也毋庸置疑。

道有道規,行有行規,冰與炭不能同爐,應是眾所皆知的事。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遊戲規則,自是理所當然。新聞媒體應有何角色?新聞記者應有何堅持,自是不言可喻。遺憾的是新聞界的遊戲規則越來越模糊。

冰炭同爐的現象,在各行各業也越來越常見。譬如有的民意代表,也把他的公權力當成維護派系利益或私利的工具;有的上市公司老闆也涉嫌掏空公司的資產;有的家庭也發生兒子殺父親的事。

總而言之,行規、道規,越來越曖昧與模糊。

上市公司也無力?

已經過世的前經濟部次長汪彝定,生前曾經為文感嘆身在政府機構的無力感;如今讓人有無力感的應該不只在政府組織,在一些有問題的上市公司工作的職員,應該也有同樣的感嘆。(見本期台中企銀焦點企畫專集)

無論是在新聞界、民意機構、上市公司、家庭,該有的遊戲規則應該要建立。

市場會決定你所建立的遊戲規則,是否具有競爭力。譬如一個國家有沒有建立完善的典章制度、遊戲規則,並且能力行之,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有沒有競爭力。

千禧年將到,各位企業主管可能有的早已把企業內部的電腦系統調整好,千萬不要被千禧蟲啃蝕掉你的競爭力。(見本期封面故事)

此外,《商業周刊》資深撰述古美蓮,也為讀者西進大陸採訪台商,將從本期起,為你做一系列的大陸台商報導,請拭目以待。再見。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