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 哪來的產業

上週我在舊金山參與了一個由八○與九○年代車輛愛好者組成的網路社團車聚。自成立短短一年多來,Radwood已然擴大成一股次文化現象。

車輛本身只是個引子,Radwood也代表著所有那個年代的音樂、服裝、電玩、影視等各種流行文化。車聚當天,聚集了兩千多個身著二、三十年前流行時尚的同好、與七百多輛上個世代的車:從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超跑——法拉利F40與保時捷959、到平民化的喜美與AE86,都看到每個車主用心呵護與個性化的改裝。美國法規允許車齡二十五年以上、之前無法正式進口上路的車,都可以申請掛牌,所以當天也出現了一批在美國看不到的「神獸」:如愛快SZ、蘭吉雅Integrale、與日產R32 Skyline等。

當我正沉浸在灼熱陽光與汽車文化氛圍中,突然接到一通台灣車友打來的電話。他對當天要通過三讀的空污法感到非常擔憂。法案裡所夾帶的對二行程機車、與十年以上的「老舊」汽機車進行嚴格廢棄管制,甚至異想天開的將這些所謂的移動污染源轉移給工業用排放。先撇開禁掉老車對空污是否有真正影響,此舉很有可能就這樣謀殺掉台灣好不容易才萌芽的汽車與機車文化……。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