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之外
米其林餐廳評鑑,不僅展現法國在制定餐飲行業標準的能力,更凸顯它在生活產業定義規格的主導權。這一切需要百年以上的積累,以及整個社會對專業和品味的挑剔。
在西餐領域裡,法餐是標準的制定者。從廚師養成教育開始,目前的廚藝課程分類和內容,由法國建立。初級和中級課程要學超過上百道菜,理論實務並重,從揉麵團、削馬鈴薯到做麵包、前菜、主菜到甜品等,並通過現場烹飪考試後取得證書,畢業後先到餐廳工作;累積幾年經驗,如想自己創業或進到米其林餐廳還是五星級酒店的,可再申請高級課程,內容偏重理論,要深究食物成分和食材地理以及搭配,目的是訓練獨當一面開菜單和酒單的主廚。知名的藍帶(Le Cordon Bleu)和博古斯(Paul Bocuse)這兩所廚藝學院,就是年輕廚師心目中的哈佛和史丹佛。
用來佐餐的葡萄酒,最知名的產地勃根地和波爾多,也位於法國。酒的評鑑標準和侍酒師的課程及考試也由法國建立。通常用來慶祝和餐前喝的香檳,更是直接以香檳區這個產地來命名。西餐桌上必備的礦泉水沛綠雅(Perrier)、依雲(Evian)和富維克(Volvic),也都來自法國。再加上米其林的餐廳評鑑,法餐等於整個系統完整建立起來,每一個環節都有。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