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十年後

「你認為台灣人在大陸還有優勢嗎?」去年八月,一隊台灣代表團到深圳參訪創新創業的路上,一位前輩問我。答案很難三言兩語,但簡單說是沒有。

從深圳在二○○八年人均所得率先達到一萬美元後,上海、北京、廣州和杭州陸續跟上,中國經濟進入分水嶺。雖然整個社會還處在工業化階段,但這些城市已開始步入後工業化,意味著製造業的領頭作用被服務業取代,勞動力的價值逐步讓位給消費力,一如先前的西歐、北美和日本,以及一九九二年之後的台灣。台灣在一九九二年人均所得突破一萬美元。

工業化和製造業和勞動力,這三者綁在一起,構成一種經濟形態;一如後工業化和服務業和消費力,這三者也綁在一起,構成新的經濟形態。中國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台灣從一九八七年底開放探親、首批台商打擦邊球赴陸投資,到二○○八年的這二十年,主要靠投資設廠,加工產品出口,變現大陸龐大而相對價廉的勞動力,又稱為人口紅利。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