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垃圾、搭捷運製造的數據,竟成最有價值資產

比石油更值錢! 商業新能源:數據採礦

全球數據量9成在過去2年誕生

一個貨櫃屋大小的工作站,靠4塊太陽能板在非洲荒野撐起新社區經濟,不只能充電、提款、裝修太陽能電器,連可口可樂也來這寄賣。

一個貨櫃屋大小的工作站,靠4塊太陽能板在非洲荒野撐起新社區經濟,不只能充電、提款、裝修太陽能電器,連可口可樂也來這寄賣。(來源.Solarkiosk提供)

這是一個連垃圾桶,都能撈出「金礦」的時代。

Bin-e,一家波蘭企業,讓辦公室裡的垃圾桶連上網後,就能從垃圾種類、時間分布,推算城市不同角落的人流、消費力、客群性質等。智慧垃圾處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去年已達五千七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七億四千萬元),每年以一六%速度成長,這塊新事業的核心不是系統的販賣,而是它從每個市區撈出的消費數據。

「世界最有價值的資產,不再是石油,是數據!」《經濟學人》封面斗大的標題,點出從丟垃圾、查天氣、搭捷運,每分每秒發出的數據,正蓋起了金礦山。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