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非洲外海小島、美國納帕山谷

釀法轉彎!逆境求生的葡萄酒

陳千浩透露,勾兌加烈酒的最佳時刻,要趁每年中秋節之後,因為入秋後氣溫逐日降低,酒液熟成風味穩定,再憑自己感官調配成品。

陳千浩透露,勾兌加烈酒的最佳時刻,要趁每年中秋節之後,因為入秋後氣溫逐日降低,酒液熟成風味穩定,再憑自己感官調配成品。(攝影者.陳平卿)

你喝過「葡萄露」嗎?乍聽像果汁,卻是台灣葡萄酒最初的面貌。彰化與台中的葡萄農,自一九五七年起開始種植黑后、金香釀酒葡萄,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今台灣菸酒公司前身)收購釀造紅白酒及白蘭地。若農閒時還有剩餘葡萄,農民便自釀葡萄露;依照口訣──三斤葡萄一斤糖,用大量砂糖中和台灣釀酒葡萄的酸度,喝來酸甜,陳放過程的些微氧化也增添一股烏梅香。

但葡萄露的甜膩口感,與國際間對葡萄酒的鑑賞標準有些出入。專家欣賞的是葡萄酸度跟香氣的平穩表現,台灣釀酒葡萄雖然酸,卻缺乏濃郁果香或花香來平衡酒體。想釀出酸香兼備又有風味層次的葡萄酒,對台灣酒莊來說是道難題。

二○○一年台灣進入世界貿易組織,隔年政府開放民間製酒,當時在台中外埔種釀酒葡萄已第三代的洪吉倍,看準葡萄園轉型機會,決定成立樹生酒莊開始自釀葡萄酒。但一直無法克服黑后與金香的酸度,釀出來的成品始終只有單調酸味。直到二○○五年農委會農糧署介紹赴法國勃艮第學藝的釀酒師陳千浩加入,台灣釀酒葡萄才逐漸展露魅力。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