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頻發,嚴查失職官員責任
我們受不了選舉掛帥的財金決策
政府長期以來仰賴基層金融機構結集選舉人脈的特性,深深影響當局對四信事件的決策及處理,對於廣大的納稅人有欠公平。
彰化四信因人謀不臧引發存戶擠兌事件,成為近日全國矚目的焦點,財金當局的決策隨著局勢發展由出面聲援演變為下令接管,再急轉為概括承受。由於公營的合作金庫承擔了彰化四信所有的資產負債,四信存款人的權益因而獲得保障,表面上這場風暴可望就此落幕,但在政府採取未明代價前即先行概括承受彰化四信之方式來保障少數存款人權益之時,我們要問全體納稅人的權益在那裡,用公營行庫來填補一個因集體舞弊造成的數十億元大黑洞是否合理。
四信擠兌事件發生之後,各界議論紛紛,多半認為財金當局未能從十年前之十信事件中得到教訓,落實金融檢查以致形成此次風暴。我們認為彰化四信事件所凸顯的問題是,遠較金融檢查制度是否落實更為嚴重的泛政治化財金決策過程問題。
在擠兌之開始,財金當局尚被蒙在骨裡,而以各種數據說明四信體質良好,直到擠兌人潮愈演愈烈才發現問題之嚴重性,隨即緊急會商計畫,以停業接管方式處理,然而隨後又在高層指示下急轉為指示合作金庫概括承受,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所暴露之前後矛盾,以及為年底選舉之考量而把全體納稅人的血汗錢當做彌平民怨之祭品,這種泛政治化的財金決策,委實令人無法苟同。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