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蘋果光下的台灣

我不是果粉,但我被蘋果綁架;一路用到iPhone 7,即便它失去新意,但因為它的高整合性,我的生活還是得依賴它。

iPhone 8會不會令人驚豔?

這是今年科技業最大的亮點,這一期,我們試圖將所有的資訊進行拼圖,對iPhone 8將啟動的產業超級循環效應,做一個全面解讀。但是最值得深思的是,蘋果光下的台灣面貌。

你知道,五年前iPhone 5推出時,台灣蘋果供應鏈廠商占台股市值的比率是多少嗎?答案是,八.七%。

那麼,今年iPhone 8的台廠市值比率呢?二八.八%!台股的漲幅,蘋概股的影響力近三成。

從不到九%到近三○%,怎麼解讀?是台灣代工業精準的跟上了全球的科技趨勢,還是說,台灣的科技業只能靠蘋果光為生?

三年前的大立光,股價剛站上一千四百元,當時我們做了一期封面故事預言,蘋果不能沒有大立光,它將是「史上最強股王」,此刻,它的股價已近四千五百元。然而,類似大立光這樣擁有獨特能耐、無法被超越的台廠有幾家?鳳毛麟角。

如果沒有蘋果光,台灣的面貌應該是什麼樣子?童子賢的「進口替代論」值得討論。

想想看,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用了多少舶來品?我們看的韓劇、欣賞的好萊塢電影、做換膚的歐洲雷射儀器、探照腸胃的日本內視鏡……。如果有一天,這些舶來品都能夠貼上made in Taiwan的標籤,那麼,不僅產值上兆不難,重點是,這可能會為台灣創造更多的就業人口、更多的研發中心、更多的進口替代概念股。童子賢的看法是,台灣人每年的消費絕對不是只有手機、電腦,還有更多值得投入的新商機。

五十年前,台灣以進口替代策略發展了紡織等產業。現在,我們要繼續賺取蘋果光下的「毛三到四」微利、為中國創造百萬就業人口,還是鎖定身邊的各種舶來品,展開一場進口替代革命,用自己的消費、創造屬於自己的技術升級?

蘋果光,固然很亮眼,但是,我們要繼續把資源投注在少數就業人口的蘋概產業嗎?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