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職業》三年到五年經歷,年薪就破百萬
PC業再起 最想要這群20歲小子

27 歲的祝愷信除了擔任賽評,也參與電競賽事企畫與製作。(攝影者.陳志亮)
經過近年各種電競賽事獎金動輒上百萬、千萬的資訊洗禮,「打電動能賺錢」已經是不須質疑的敘述。但其實電競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只電玩高手而已。
就像美國職籃NBA和職棒大聯盟,每年分別創造近新台幣兩千億元的產值,等同台灣大型上市公司的年營收。當一項賽事產業化後,從電競隊伍的經營管理、賽事轉播到帶動周邊產品的消費,各個環節都能創造出不同職業。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