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邊陲,我的中心
對泰國,台灣人有點熟、又不很熟。清邁大象、曼谷購物、普吉島、泰式按摩,人們琅琅上口,但對於泰國的經濟變化,卻有點陌生。
很少人知道,它是除了中國以外,台商家數最多的國家;它的股市總市值、每日成交量,都超越新加坡;它的企業高階主管薪資,已超越台灣。
許多人談到泰國,腦海直覺跳出的印象,是泰勞。殊不知,台灣的泰勞人數已逐年下降,只剩約六萬人;薪資此消彼長,讓泰國人來台淘金意願缺缺。
對泰國的誤解還有很多。以為紅衫軍很嚴重,其實坦克車在街上繞一圈,民眾上車拍照留影,然後是嘉年華會般的市集;以為泰國靠農業與觀光撐起半邊天,其實泰國的製造業基礎,讓它被稱為「東協德國」、「東方底特律」。
泰國製「MIT」產品,深受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民眾喜愛,認為次於日本、高於中國。至於台灣這個MIT,很可惜,當地知道的人不多。
對泰國的誤解,也讓泰國人來台觀光與洽公,手續繁複。辦觀光簽證竟需要工作證明、財力證明、機票證明、戶口登記證、預定住宿證件……,說難聽點,政府簡直把泰國來台人士,都假想為可能跳機非法打工的泰勞了。
東協加三的國家中,除了中國內地、緬甸對泰國仍需電子簽證,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全部對泰國免簽。台灣把泰國觀光客往外推,其他國家卻奉為座上賓;在曼谷,地鐵走廊、捷運車廂,到處可見日本、韓國觀光局的大幅廣告,砸重本的背後,是看到泰國人的消費實力。
過去,課本裡的中國漢文化,稱東南亞是「南蠻」;台灣則視東南亞為外勞輸出地。殊不知,東協經濟共同體(AEC)上路後,亞洲的政治與經濟版圖,將大幅翻轉,屆時,台灣在中心還是邊陲?
此次泰國採訪,印象最深的是泰馬邊境宋卡府,從天空往下看,除了森林還是森林,但它卻是傳言中克拉運河的選址處,邊境經濟特區正興建中;泰國人、台灣人、中國人,都在當地找商機。一位台商興奮的告訴我們:「這裡正好是東協的中心點!」
有人看它是邊陲,有人卻視為中心。其實,邊陲與中心,不在於地理位置,而在於看事情的角度,若覺得重要,就會視它為中心。東協正激烈變化,台灣該重新看待它了。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